教育云人人通探索與實踐優質均衡因“云”而生
江岸區是湖北省武漢市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和信息中心也是武漢市最早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區域近年來該區致力于推進教育人人通建設以教師網絡空間為特色的發展模式成為江岸區實現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抓手
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是全國信息技術實驗區擁有全國信息技術實驗學校兩所省級實驗學校14所與武漢市其他區域相比江岸區教育信息化工作開展得時間早起點高2013年區政府頒布了《教育云示范工程建設試點方案》在全區教育系統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實現了人人通常態運用目標
人人通以教師網絡空間開通和應用為基礎通過教師網絡空間的設計組織和反饋促進教師發展截至目前江岸區教師和學校的網絡空間開通率為100%江岸教育人人通在教師網絡空間應用名師工作室引領學校優質資源建設以及網絡學區發展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推動了江岸教育云試點工作的深入開展為構建質量優特色新品位高的江岸教育提供了保障
人人通+教師課堂教學更高效
針對一些教師網絡空間利用率不高的問題江岸區教育局通過分層推進典型引路評比表彰等方式推進教師個人網絡空間建設使教師網絡空間從展示平臺轉為特色建設平臺
武漢市育才怡康小學教師曹艷敏執教的《爬山虎的腳》一課已獲得2013年全國信息技術運用評比一等獎今年再次講授這一課曹艷敏利用個人網絡空間將主題網絡教學微視頻與教學過程深度融合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課前利用網絡空間發布微視頻分析學情確定教學目標課上利用網絡空間上的資源和電子白板推進課堂教學進程課后布置拓展閱讀作業繼續在網絡空間與學生交流
不僅如此曹艷敏還在班級網絡空間創設了語文教學創新寫作家庭教育班級建設等欄目吸引全班學生參與到班級網絡空間建設中來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
在江岸區人人通不僅適用于易操作的語文學科有的教師獨辟蹊徑將其與實驗課嫁接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
江岸區鄱陽街小學教師姜婷是一名科學教師她經常用教育云平臺提供的仿真探究軟件指導學生做實驗讓學生通過電腦模擬操作明確實驗操作流程和規范仿真探究讓實驗過程和思維過程可視化提升了科學課的品位此外姜婷還將自己收集的教學資源發布在個人網絡空間讓學生自由選擇自主探究通過虛擬空間和仿真探究軟件的運用學生愛上了科學課也讓那些辦學條件有限的學校學生享受到了動手操作的樂趣
教育云網絡空間不僅打造了江岸區的高效課堂讓學習變得有趣便捷讓教師工作更加高效也為全區開展師生生生家校交流提供了互動平臺促進了教育教學的現代化
人人通+教研員教科研更前沿
江岸區教師對個人網絡空間的應用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作為教師的導師江岸區的教研員也積極探索各學科教研員網絡名師工作室異彩紛呈充分發揮輻射引領的作用其中小學數學教研員王釗建立的王釗數學工作室云空間尤為突出
王釗的數學云空間設有8個一級欄目和13個二級欄目由名師引路教研活動學科建設學科資源課題研究在線交流習題集錦等板塊組成以文本圖片視頻等形式全面展示工作室動態信息和課改成果目前王釗的數字工作室云空間已收錄全國精品課例教學設計教學課件等優質教學資源116件許多數學教師備課時都會借鑒該空間的資源
在王釗的數學云空間點擊量最多的是名師引路和在線交流兩個欄目名師引路欄目呈現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理解其中每個年級的教材分析可以讓教師更準確地把握教材發表文章節選和獲獎論文案例為教師提供了最新的教育理念精品教學設計給教師課堂教學提供了參考和借鑒在線交流欄目已成為最便捷的教師互相交流形式每當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困惑就會到空間里發帖尋求幫助其他教師則各抒己見幫助同事解決疑難不僅如此網絡空間的學科資源欄目幫助教師提升備課質量周安排欄目讓教師可以及時了解教研最新動態習題集錦和體驗式作業為教師開展個性化作業設計提供了支持
王釗的數學云空間開通以來受到區內外數學教師的廣泛關注和熱情參與現有注冊會員290人訪問量10余萬次教師們認為工作室的形式方便了學習和工作足不出戶采擷名師眾家之長輕點鼠標優質資源盡在掌握
王釗只是江岸區眾多教研員的代表江岸區各學科教研員名師工作室都在持續發力幫助教師積極運用網絡空間進行教育教學研究不斷提高專業素養
人人通+學校資源個性化共享
人人通在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方面效果顯著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除此之外在推動學校網絡空間群體管理和資源共享等方面江岸區通過小集群實現了學校特色發展
武漢市第二十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教師信息素養好因此在大數據時代學校借助教育云平臺加強校本資源庫建設提升了教育云空間使用率優質資源得到充分使用
學校運用互聯網思維開展工作將各種信息公告在學校網絡空間發布鼓勵學生和家長開通網絡空間讓教師與學生家長在網上學習互動將網絡空間使用的數據進行統計作為學??己说膬热葜?span id="zdq3sx4" class="myIcon">同時通過校本培訓引導教師養成運用網絡空間的習慣為了便于管理使網絡空間在教科研方面真正發揮作用學校收集整理各種教育資源輔之以年級組教研組的協作統籌二次開發等手段基本滿足了教師對校本優質資源的需求
作為一所高中武漢市第二十中學一直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為了高效地開展工作經過深入研究各學科組形成這樣的共識圍繞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開發符合校情的教育資源實現校內資源的共建與共享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將課堂的重點難點記錄下來形成一系列特色微課然后再將這些微課上傳至云空間與師生分享隨后教師可以使用互動反饋器將學生學習情況生成比特率量表在云空間記錄學生的學習軌跡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如今江岸區的許多學校都能夠準確地把握云環境下的技術特點并積極探索與移動終端綁定的人人通環境的搭建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家長無障礙交流校長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學校的情況家長也可以及時了解學校工作和學生在校表現
人人通的推進讓江岸區很好地整合了學校的優質資源提高了學校教學研究和工作管理效率也讓家長通過這種虛擬手段走進學校了解學校幫助學校健康發展
|人人通+學區校際發展更均衡
在組建實體學區聯盟的基礎上江岸區教育局結合虛擬社區學習社區的特點突出服務功能開展網絡學區建設
同成網絡學區由江岸區育才二小擔任盟主學校與其他5所小學共同建成網絡虛擬學區同成的名字來自育才二小的共同成長協同成人志同成功的三成三同辦學理念同成網絡學區依托武漢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設有網絡教研校長論壇公共資源名師工作室等功能區
同成網絡學區在云技術的支撐下整合網絡學習社區結構構建了便捷一站式網絡研修平臺從初期的技術研究到如今的人文技術并存研究該平臺不僅可以提供非學術性學習支持服務也增進了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實現了教育教學支持個性化人本化的目標
經過不斷探索同成學區已經成為5所成員校在教育云環境下發展的重要平臺是教師遠程學習圈教師交流朋友圈教學資源共享圈教研活動工作圈校長互動論壇圈校際聯動指揮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發展不可阻擋的潮流云計算改變了教師的教育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人人通的空間技術應用讓江岸教育走上優質均衡發展的快車道江岸教育正在因云而生因云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