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誤吞針醫院做217項檢查 包括艾滋檢測(圖)
醫院開出比人還高的檢查清單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收費3366元第三天彎針自行從體內排出
近日龍先生5歲愛女因誤吞一個3厘米長的鐵制彎針被送至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治療第三天彎針自行經大便排出當龍先生接女兒出院時他發現醫療費高達3366.30元清單上竟有217個檢查項目其中不乏梅毒艾滋病類風濕等醫院方面回應由于小孩有做手術的可能項目是為手術輸血做準備的所做檢查均合乎規定
6月2日龍先生苦笑著向記者展示了醫院出具的醫療清單幾張如人般高的清單上密密麻麻地打印著各種項目記者細數一番竟有217項總費用為3366.30元我的女兒就是吞了一個彎針而且也沒做手術最后還是自己拉出來的龍先生稱感到很冤
據龍先生回憶5月8日晚10時許他與妻子在家中與朋友聊天5歲的女兒小穎在一旁對著電腦看動畫片手里把玩著一個布料打邊機的彎針突然龍先生發現女兒不停摳喉嚨似乎要咳出什么東西一問才知小穎把彎針吞下去了焦急的龍先生夫婦輾轉多家醫院卻被告知年齡太小不敢收最后他們來到人民中路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據龍先生回憶他們剛安排好床位醫生就過來抽了三瓶血檢驗次日下午醫生讓龍先生簽字準備做胃鏡檢查由于小穎不停哭鬧醫生又給她進行了全身麻醉檢查完畢后醫生告訴龍先生吞下物已到達腸道無法取出只能等待觀察醫生說實在不行就做手術但想著女兒還小我不贊成龍先生說
5月10日下午1時許小穎在大便時將這個長約3厘米直徑約0.5厘米的彎針排出隨后醫生建議可出院并開了開塞露磷酸鋁凝膠兩種藥在醫院結算費用時龍先生面對三千多元的費用十分不解在醫院沒做什么怎么這么貴而當他打出清單時更驚訝長長的清單上竟有217個檢查項目其中包括梅毒艾滋病類風濕等檢查項目我女兒才5歲也要檢查這些嗎?龍先生表示醫生事先并沒跟他說要檢查這些根本沒經過我同意
小穎出院后很快便康復回到了幼兒園
|
醫院回應
項目是為手術做準備
醫院普遍規定的輸血前化驗有多項包括梅毒等
6月2日下午記者來到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內科二區在醫生辦公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醫生對此表示醫院對小穎做的檢查均是合乎規定的她說由于小穎誤吞硬物有做手術的可能為了輸血需要醫院在小穎入院時進行了血液化驗而醫院普遍規定的輸血前化驗有多項其中包括梅毒等項目這是一個套餐來的
對于龍先生的質疑該醫生表示不解如果當時做了手術他可能就不會覺得貴了現在自己排出來了當然覺得不值啦該醫生表示其實醫生都是嚴格按照醫院規定來進行項目檢測的
不過當記者提出為何會有217項之多時該醫生只表示我們都是一個一個套餐來做的隨后就不愿意再作答
女童誤吞彎針術前要查梅毒追蹤
女孩父親醫院討說法苦等兩個小時無人回應
5歲女孩誤吞彎針后經大便排出當女孩的父親龍先生接女兒出院時發現醫療費高達3366元清單上竟有217個檢查項目其中不乏梅毒艾滋病類風濕等詳見本報昨日A03版昨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表示治療是恰當積極有效的檢查是按相應的診療規范進行的不過醫院承認六項檢查重疊稱會把相關費用退回昨日下午龍先生來到醫院希望院方能給予解釋但他苦等兩個小時也無人前來解釋
女孩父親要求醫院解釋
昨日下午3時30分許記者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見到了龍先生他手里拿著一份新快報神情顯得很輕松只要女兒沒事我不想過多地與醫院糾纏此事龍先生說不過對于217項檢查項目3366元的費用他還是有很多疑問其實今天來主要是聽聽醫院的解釋并沒有其他意思
龍先生先是來到醫院3號樓四樓的醫院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需經領導同意記者隨后撥通了該院辦公室馮姓副主任的電話他表示將安排一位姓黃的消化科主任與龍先生解釋此事不過當眾人找到消化科時卻被告知主任聯系不上
|
苦等兩個小時無人理會
直到下午5時30分許消化科主任一直沒有出現記者詢問該科護士長其稱你還是給上級部門打電話吧我們也不了解這件事記者隨后撥打消化科主任的手機發現已關機而此前作出安排的辦公室馮副主任也聯系不上
檢查按診療規范進行
昨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對此事作出通報稱誤吞彎針的女孩小穎入院后他們進行了全麻氣管插管胃鏡檢查術在胃及十二指腸內均未見金屬異物判斷異物已經下降至下消化道治療是恰當積極有效的
對于217項檢查的質疑該通報先是小穎入院后的檢查是按相應的診療規范進行的為確保患兒生命安全必須的因為如果患兒出現嚴重的腹痛消化道出血等病情變化則需緊急剖腹探查手術按術前準備要求必須做好輸血前四項包括艾滋病等項目見《臨床輸血技術規范》衛醫發184號
醫院表示檢查中確實有六項重疊干生化酶學急查6項這六項先后檢測了兩次費用92元另類風濕因子包括在生化常規一組中檢查費用18.40元醫院將主動與家長溝通并把重疊檢查項目費用退回家長
記者調查
事前不告知事后遞清單
讀者紛紛投訴過度檢查記者走訪醫院探真相
女孩吞針后檢查項目竟多達217項到底哪些項目是必檢的哪些是不必要的?
為何檢查會有如此多項?
女孩吞了一個針用得著檢查217個項目嗎?一名網友說自己的家人也曾誤吞了一顆假牙醫院的醫生說要一段段拍X光片檢查后來一名相熟的牙科醫生告訴我這種情況都會自行排出不需要做那些檢查
廣州某三甲醫院外科張醫生舉例說一個人得了闌尾炎有經驗的醫生檢查后是可以判斷出的但問題是萬一檢查不準醫生就要擔責所以一些醫生就采取‘排除法’一項項地進行檢查
什么項目術前必須檢查?
記者采訪了各大醫院了解到手術前要做的檢查根據病情各有差異不過有三大類是術前病人必檢的一是血常規包括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二是尿液糞便常規檢查;三是生化檢查如心電圖胸片等若手術中涉及輸血還需做輸血前五項檢查包括乙肝丙肝戊肝艾滋病和梅毒
|
檢查前是否該征求同意?
天河區的于小姐介紹她曾因頭暈耳鳴經檢查是耳水不平衡醫院表示需要做手術術前醫生開了單讓我去檢查也沒告訴我檢查的項目光血就抽了七八次檢查完給我一張清單告知花了1000多元于小姐表示這種事前不告知事后給清單的態度讓她很氣憤不可能所有檢查項目都要告訴患者那樣效率太低了廣州某大型三甲醫院醫務處處長表示雖然要尊重患者知情權但實際操作中不可能做到樣樣告知
檢查結果是否可以互認?
越秀區的胡女士因骨折在某中醫院看病之前就已拍了片子換了一家醫院治療醫生又讓我拍了一次后來做手術再拍了一次胡女士認為其實這些檢查完全可以避免
因為即使是同一級的醫院檢查結果也可能因檢查人員檢查儀器等因素出現不同結果如果醫院沿用之前的資料出了問題誰負責?越秀區某三甲醫院醫務科工作人員表示要做到結果互認有難度除非事前明確責任
各方說法
保證醫生安全術前須檢艾滋
專家同時建議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適當增減項目
為何一個5歲的小女孩要檢查梅毒艾滋病和類風濕因子?這是不是有點多余?
對此記者采訪了有多年臨床經驗的中山一院急診科主任廖曉星教授他表示梅毒艾滋病等檢測應該是住院術前的一項常規檢測也是一個組套檢測對于這個病例廖曉星分析艾滋病檢測是需要的因為艾滋病可通過母嬰傳播不是說小孩就不會得手術前一般都要檢測因為術中一定會有接觸要保證醫護人員的安全廖曉星表示梅毒也是類似情況
如果小孩沒什么其他問題類風濕因子這項倒是可以不檢廖曉星表示由于類風濕因子和梅毒艾滋病等都是通過一套血液常規檢查可完成醫院可能沒特地去分析就一次性檢查了我們可以建議醫院在管理上更細化一些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適當增減項目
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
推廣臨床路徑加強行業監督
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事件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如果5歲的孩子有艾滋病等傳染病的密切接觸史檢查就是應該的如果不是可能就會引起質疑廖新波表示在國外此種情況保險公司就可以質疑如果解釋不通保險公司可以拒付所以行業的監督很重要業內的自律也必不可少廖新波說
不過廖新波也舉了另一例子一名朋友的父親就曾因為醫生當時認為不需要檢查而導致延誤肺癌的治療因此廖新波指出制定臨床路徑很重要醫護人員應按照臨床路徑去思考科學作出判斷
臨床路徑是指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