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VS甲醇燃料,新能源卡車你更看好誰?快來看看
柴油車全面開始執行國六排放的時間節點又再進一步除卻環保壓力之外能源問題也更加的凸顯在國家政策市場需求與環保升級的共同驅使下化石燃料替代能源新能源技術的突破刻不容緩
目前我國主要能源消費類型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其中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很高為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尋求新的替代能源已經刻不容緩在當下液態陽光甲醇燃料會成為新的風口嗎
從新能源發展來看我國現階段主要鼓勵發展純電驅動截止目前2019年1-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8.8萬輛和87.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0.9%和20.8%增速趨緩但勢頭依然很猛
但隨之而來衍生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里程焦慮電池能量密度技術突破遇瓶頸中長途卡車難以實現電動化電池的裝備量與自重惡性循環
充電困難配套設置電動車的增多容量的變大導致充電時間成本更高除運輸線路半徑可控的城市物流之外實現多用途化尚需時日
價格高昂關鍵在電池 在補貼退坡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告別高速增長2019年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8.9萬輛和8.0萬輛同比分別下滑29.9%和34.2%發達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發展步履艱難欠發達地區實現電動化缺乏相應條件
據有關機構估測預計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將進入報廢高峰期預估報廢量將達1.7萬輛到2023年報廢量將激增至43.9萬輛由于電動汽車回收再利用體系進展緩慢存在嚴重環境風險與隱患
不可否認純電動汽車對目前的城市物流的意義巨大短途物流快速實現電動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對于節能減排減少環境污染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條件的制約物流運輸全面實現電動化尚有許多問題急需解決
那么純電動是不是未來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唯一解決答案呢
現階段技術手段可替代石油燃料的重要能源主要為甲醇乙醇電和氫氣其中乙醇主要由糧食提取與人爭糧與地爭糧限制了乙醇的規模化應用而電和氫替代石油成本相對較高相對來說甲醇來源廣泛易于提取且只有少量碳排放現已成為業界公認是一種理想的新型清潔可再生燃料
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在2019甲醇汽車及甲醇燃料輸配送會議上表示中國的能源結構特征為缺油少氣富煤經過不斷的技術發展現階段已經中國已經具備了著力發展甲醇燃料推廣應用的基礎以及甲醇燃料制備到甲醇燃料應用全體系保障的條件推廣甲醇技術應用符合當下中國國情是保障能源安全推動能源清潔利用的重要途徑
甲醇其實并不是如今才出現在大眾視線當中其實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甲醇汽油開始用作車用燃料出現在人們視野其廣泛應用于德國上世紀七十年代受石油危機影響許多國家積極尋求石油的替代能源且其原料來源豐富燃燒充分因而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美國德國和瑞典等先后投入人力物力進行甲醇汽油車用技術的研發
但同期受制于當時技術成本等方面的制約相對來說汽柴油發動機更易于實現量產普及而到了如今在技術全面升級的時代背景之下甲醇正在以更新的姿態從工業邁向交通運輸工具之上
可持續性甲醇是一種可循環的超清潔能源它主要從煤炭頁巖氣轉化提取來源廣泛經濟體量巨大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另外甲醇能源屬于超清潔的能源甲醇動力的污染物排放指標優于柴油國六排放標準
安全性甲醇與汽油燃燒特性相近符合內燃機設計要求燃點高于汽油自燃自爆風險較低
甲醇屬于低毒性較汽油毒性更低根據《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Z230-2010)計算出甲醇的毒物危害指數(數值越高危害越大)為20汽油的28均為輕度危害只要嚴格遵守操作流程盡量減少甲醇的泄露避免直接進入消化系統甲醇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環保性在排放方面甲醇有天然優勢氮氧化物相對天然氣和柴油減少80%且幾乎沒有PM顆粒排放物甲醇發動機相對來說更易實現排放升級是當下排放升級綠色解決方案之一
運輸方便天然氣制甲醇技術成熟天然氣轉為甲醇液體可常溫常壓儲運運輸成本降低國際海運成本<50元/噸解決了天然氣跨海運輸問題另外甲醇燃料現目前單價僅為柴油的三分之一
同時從另一方面來看甲醇也是最好的制氫原料之一1L甲醇的產氫量是1L液氫的2倍143g vs. 72g在車載甲醇制氫方面以甲醇水為原料將小型的甲醇水重整制氫設備與燃料電池進行高度集成氫氣即產即用實現即時制氫發電目前甲醇重裝技術已經在國內取得了巨大進步在部分乘用車上已經實現了裝車
劣勢甲醇燃料已經開始進軍商用車行業但是在技術瓶頸仍有待突破噴嘴耐久性冷啟動需要雙燃料(前三分鐘需要汽油)目前據悉部分企業已經在通過開發新技術來實現新的突破
正如此前很多卡友擔心的一樣甲醇燃料的價格監管與甲醇汽車的配套設施建設都是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穩定且經濟劃算的價格與無憂的配套設施是解決當下新能源加注難運營成本高的重要支撐
甲醇燃料與甲醇汽車對于我們一線運營的卡友來說或許是一個暫時比較遙遠的事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從國家八部委多次召開相關會議來看甲醇技術在交通領域方面的推廣應用正在快速地推進之中并且勢頭很猛未來或許并不只是電動化一家獨大甲醇也在快步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