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行業如何融入農業4.0時代?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物聯網和制造業服務化迎來了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正式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這是德國政府《高技術戰略2020》確定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旨在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
農業作為工業生產原材料的提供行業和工業制成品的使用行業也必將融入這場時代的變革向農業智能化時代即農業4.0時代發展作為農業4.0的重要內容之一水產行業也將發生深刻的變革智能化網絡化精細化和便捷化的水產養殖時代即將到來
■農業1.0到4.0的變遷
農業4.0是以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云計算技術為支撐和手段的一種現代農業形態即智能農業(IntelligentAgriculture)也是繼傳統農業機械化農業信息化自動化農業之后進步到更高階段的產物
縱觀國內外現代農業發展歷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農業1.0是依靠個人體力勞動及畜力勞動的農業經營模式人們主要依靠經驗來判斷農時利用簡單的工具和畜力來耕種主要以小規模的一家一戶為單元從事生產生產規模較小經營管理和生產技術較為落后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差農業生態系統功效低商品經濟較薄弱農業2.0即機械化農業是以機械化生產為主的生產經營模式運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代替人力畜力生產工具改善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生產條件將落后低效的傳統生產方式轉變為先進高效的大規模生產方式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生產力水平隨著計算機電子及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以及自動化裝備在農業中的應用逐漸增多農業將步入3.0模式農業3.0即信息化(自動化)農業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局部生產作業自動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農業
信息技術發展到新階段即可產生新的農業發展模式即農業4.0即智能化農業這是融合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的高度智能化農業其目的是要實現大范圍大尺度的農業生產全局的最優以最高效率地利用各種農業資源最大程度地降低農業能耗和成本最大限度地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以及實現農業系統的整體最優為目標以農業全鏈條全產業全過程全區域智能的泛在化為特征以全面感知可靠傳輸和智能處理等物聯網技術為支撐和手段以自動化生產最優化控制智能化管理系統化物流電子化交易為主要生產方式的高產高效低耗優質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與形態
農業4.0在我國小荷才露尖尖角尚處概念理念設計和試驗示范階段北京市重點開展了農業物聯網在農業用水管理環境調控設施農業等方面的應用示范實現了農業用水精細管理和設施農業環境監測黑龍江省側重在大田作物生產中搭建無線傳感器網絡借助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絡等進行數據傳輸及數據集中處理和分析支撐生產決策江蘇省開發了國內領先的基于物聯網的一體化智能管理平臺側重在水產養殖等方面進行探索山東在設施溫室和水產養殖的整體行業信息化推進進步明顯浙江省重點在設施花卉方面應用物聯網技術各項環境指標通過傳感器無線傳輸到微電腦中實現了花卉種植全過程自動監測傳輸控制安徽省小麥四情監測項目建設已經啟動此外河南重慶遼寧和內蒙等地也開展了一些探索工作
現階段我國農業4.0主要以物聯網技術在各領域各環節的示范推廣應用為主還未實現大規模高階化的應用隨著農業電商農產品物流農業市場化服務的快速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等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與物聯網技術進行了有效地融合
■農業4.0在水產行業的應用現狀
農業4.0的發展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等技術為關鍵突破涉及農業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和重大關鍵技術迎合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是邁向農業4.0的必經之路現階段農業4.0在水產行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物聯網為核心的關鍵技術應用上
物聯網等農業4.0技術在水產領域的深化應用需要有大批懂技術會應用的實用性人才然而水產養殖歷來被視為艱苦薪酬低社會評價不高的職業陳舊的社會偏見對農業院校特別是本身學水產養殖的學生及其親人的心理產生了巨大沖擊這些學生畢業后在自身有畏懼心理及其在家人勸阻之下大部分轉向了飼料營銷等非養殖一線崗位還有相當大一部分轉向了跟水產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更不用說其它專業畢業生會投身這個行業因此在實用性人才不足的情況下通過物聯網等農業4.0技術大力提升行業內技術裝備打技術牌才能更好地緩解水產行業高素質勞動力緊缺的困境挪威的大型養殖場在人力成本高昂的情況下通過集成現代信息技術構建養殖物聯網平臺實現三文魚飼料投喂收獲洗網加工的完全自動化只要定期維護便可實現1~2人管理全場所有事務這種良性運作的養殖業模式值得我們借鑒
長久以來作為我國傳統的養殖方式以低洼鹽堿地和荒灘荒水等資源改造進行養殖技術成熟操作簡便投入適中適合我國農村以農民承包經營的經濟發展水平但是其周期長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且養殖風險大水體污染嚴重因此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養殖風險實現生態養殖是漁民多年來的夢想也是新時期對漁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通過物聯網等農業4.0技術把人工智能系統和相關的儀器儀表裝備相結合通過計算機控制實現水體質量監控增氧投餌捕撈等養殖作業和運輸加工倉儲物流等自動化管理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也減少了人為經驗誤差造成的損失同時通過水產養殖戶走向聯合各種行業協會水產組織孕育而生形成集群效應和規模效應這就轉變了水產養殖的發展模式
當前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正處于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特別是深化水產養殖業結構調整穩定增加農民收入提高水產品市場競爭力對推進水產養殖業信息化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緊迫大力推進水產養殖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我國水產養殖業現代化對于促進農業和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提高漁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水產行業農業4.0面臨的問題
目前以物聯網為代表的農業4.0技術涵蓋了水產養殖行業的多個方面并在政策扶持技術研發示范應用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水產行業形成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但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總體仍處于初級階段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關鍵設備與核心技術儲備不足相對于其他領域由于動植物的生命特征系統環境的開放性和復雜性加之應用對象經濟條件的限制農業對物聯網技術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總體上看水產養殖的裝備化程度低自動化的基礎條件有待進一步夯實同時我國農業物聯網關鍵技術產品設備技術儲備不足集成體系成熟度較低大面積推廣應用的難度較大
|比如在水產養殖業方面由于我國水體富營養化程度高穩定可靠耐用溶解氧pH值葉綠素氨氮亞硝酸鹽的傳感器技術仍不過關需要小型化精確化靈敏化運行穩定的傳感器這方面我國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其次水產物聯網應用標準體系尚不完善農業應用對象復雜獲取信息廣泛傳感器的標準是否統一采集的信息是否可以標準化應用都成為影響水產物聯網應用成敗的重要因素目前國內還沒建立完整的農業物聯網技術標準體系現有標準還很零散缺失和不統一標準制定與市場應用結合不夠導致物聯網市場分割制造和服務成本偏高這已成為制約物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推廣應用的重要因素具體到水產物聯網更是如此
再者水產物聯網應用商業模式亟待建立包括水產物聯網在內我國整個水產物聯網行業還處于發展初期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目前水產物聯網的市場需求仍然是以設備采購網絡接入為主導致農業物聯網的產出與預期的估計差別太大從產業化發展角度來看目前我國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總體處于試驗示范階段規模小而分散農業傳感控制設備等物聯網關鍵技術產品難于實現批量生產導致產品價格高用戶難于接受農業物聯網技術產品投放市場前缺乏嚴格質量檢測當設備暴露在惡劣自然環境下導致設備穩定性差故障率高維護成本高后續技術服務落后農業物聯網應用系統不能持續正常運行影響了用戶的使用積極性導致農業物聯網產業發展緩慢
最后水產物聯網技術專業人才缺乏目前廣大基層農戶農技人員對于水產物聯網的概念還很模糊對于水產物聯網的技術設備等知識的認識還不全面還不具備應用推廣物聯網技術的能力同時在水產物聯網的傳感器開發運算評價模型的研究等方面缺少跨專業的復合型人才水產物聯網是整合了水產通信機械計算機軟件等多行業的一個綜合產業因此就需要從事水產物聯網的相關技術人員對農學通信軟件編程等方面都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研發出符合農產品生產者實際需要真正智能化自動化的農業物聯網
■水產行業如何融入農業4.0"
互聯網+縮短了信息化與農民之間的距離但是還沒有很好的消除與養殖戶之間的技術障礙只有讓互聯網自然融入到傳統水產行業讓養殖戶像打電話和看電視一樣簡易操作就可以進行智能水產養殖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水產也才真正邁出了水產行業農業4.0的第一步
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環境對于加速信息化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進農業4.0發展優勢明顯一是軟硬件支出費用相對較低二是可以隨身攜帶隨時應用三是交互方式相對優化便于操作四是易于附加個性化服務和實現精準推送可加載更多智能化的應用這些恰恰是長期以來困擾信息化在農業領域深度廣度應用的關鍵難題如今劣勢變優勢意味著未來農業領域特別是水產領域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前景十分光明
互聯網+水產有利于實現生產智能化移動互聯網與水產物聯網裝備結合后能夠發揮全面感知可靠傳輸先進處理和智能控制等技術優勢實現水產養殖的全程控制降低污染減少疫病提高養殖品質達到科學養殖和智能養殖的目的
互聯網+水產有利于實現經營網絡化移動互聯網有利于加快水產電子商務的應用實現水產品流通扁平化交易公平化信息透明化建立最快速度最短距離最少環節最低費用的水產品流通網絡解決買難賣難問題大大提高水產經營的網絡化水平
互聯網+水產有利于實現管理精細化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能夠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落地應用通過對終端用戶及其水產生產經營行為的跟蹤服務進行生產調度應急指揮質量監管對上輔助宏觀決策對下優化生產經營行為解決當前管理對象不明確效率不高等問題
互聯網+水產有利于實現服務便捷化移動互聯網的便攜隨身和實時交互特點很好地解決了農業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便捷服務的同時為市場化多元化信息服務提供了機遇通過創新型應用等多種手段未來的水產信息服務將更加豐富便捷
真正的信息化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無需冗長的教程和繁難的培訓一看就會一用就見效自然能夠受到農民追捧贏得市場這應該是互聯網融入水產行業的最佳情境設想因此互聯網+水產的發展不能把重點放在教育一線養殖戶而是從一線養殖戶的實際和思維出發因勢利導潛移默化地進行適應性改變這就是所謂的引導那么這個適應性改變應該如何進行?
一是要加快易用實用APP的開發建議模擬不同的養殖場景按照養殖全過程設置重要節點和參數按照農民的養殖習慣優化應用流程
二是要打通生產和經營的通道通過移動互聯網實現扁平化借助在線傳輸方式讓消費者與養殖現場建立關聯無論是水產品質量追溯還是養殖現場視頻調閱甚至是水產養殖眾籌都可以大膽嘗試
三是要充分利用政策資源實施移動互聯網示范工程通過創建互聯網+示范養殖場養殖能手等行動大力推廣信息化養殖理念和技術加強用戶體驗大規模提升水產養殖信息化水平
四是要積極實踐互聯網思維啟動水產信息化服務市場借用打車軟件等先進的運營思維合理配置盈利點前端推廣多采用免費補貼等手段讓農民享受到實惠再從水產養殖的其他環節找回企業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