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從“四個輪子的沙發”到“四個輪子的手機”
在11月15日山東即墨召開的2015中國汽車智能化峰會上與會專家這樣形容未來的智能汽車4個輪子的手機
《中國制造2025》為智能汽車發展指明了方向那么中國汽車如何實現智能化?怎樣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傳統汽車向智能汽車的華麗轉身?與會專家如是說
終極目標是無人駕駛
在麥肯錫發布的展望2025決定未來經濟12大顛覆技術研究報告中智能汽車排名第6該報告預測在2025年智能汽車的潛在經濟影響為2000億至1.9萬億美元并且智能汽車對于減少交通事故節約能源和緩解環境壓力具有積極作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認為智能汽車的終極目標是無人駕駛
如今智能汽車正成為產業的下一個風口無論是從產品還是產業鏈智能化發展更將為汽車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和機遇峰會上業內及企業專家一致認為面對智能汽車風口的來臨汽車企業一刻也不能觀望遲疑要毫不猶豫地抓住機會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汽長安上汽廣汽東風比亞迪奇瑞吉利等大型企業都在開展智能化汽車的研究和設計一些互聯網企業也紛紛加入到互聯網汽車行列如樂視汽車把打造智能汽車的發展作為下一步發展的重要方向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也都啟動了智能汽車的研究除此之外互聯網和汽車企業更是形成新的戰略聯盟阿里巴巴率先宣布和上汽合作共同出資10億元設立互聯網汽車基金矢志構建互聯網汽車的生態圈首款互聯網汽車產品有望于2016年上市據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透露今年年底將會宣布與樂視更大范圍的合作明年北京車展北汽將會推出首款無人駕駛技術產品
先天不足后天失調
雖然我國汽車智能化基礎初步具備但技術短板仍十分明顯徐和誼用先天不足后天失調每走一步都困難重重來形容目前我國智能汽車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指出第一是企業智能汽車技術積累嚴重不足關鍵技術研發滯后一些重要的電子元器件傳感器和芯片等核心零部件技術嚴重依賴國外車聯網V2VV2I技術等核心技術與美國日本歐洲等汽車發達國家和地區差距甚大此外車載終端技術長期定位在娛樂導航安防信息服務等領域與先進車輛控制和安全系統需求聯系不密切
第二是標準滯后也是智能汽車發展乏力的主要問題朱宏任指出目前我們尚缺乏全局性的政策和完善的標準體系特別是對于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傳感系統車載終端V2V/V2I等尚沒有統一的標準眾所周知汽車的自動化駕駛有賴于車與車之間信息互通互聯如果不能采取統一的標準只是單一的汽車廠標準不一就會使智能化的推動自動駕駛碰到問題和障礙據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全國智能運輸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楊琪介紹目前相關智能汽車的國際標準包括智能運輸地理信息汽車等她說一個標準的制定往往需要3到5年的時間很多企業更愿意通過企業聯盟的方式去制定產業界真正實施的標準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專用短程通信》系列標準包括總體技術要求媒體接入控制層和物理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和設備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保護國內的產業和投資另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還制定了一系列的標準包括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包括倒車安全服務以及換道決策輔助系統運行危險報警系統但是應該看到實際上我們制定的這些標準由于國內相關的研發和生產企業比較弱基本都是采用ISO標準歐美和日本標準起到主導作用楊琪希望越來越多國內的企業加入到智能汽車的標準制定行列中希望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誕生國際上的中國聲音越來越響亮
第三是缺乏協同發展朱宏任指出一個新技術的發展有賴于持續不斷地投入和在這方面進行共同的研究探討目前戰略聯盟已經形成企業與科研車企與互聯網形成良好的戰略聯盟但是這只是協同發展的第一步聯盟應該在重要的領域里確定重要的方向行業攜手共同施力
第四是發展力量分散朱宏任指出分散的力量將直接影響智能汽車發展的速度和效率目前我們智能汽車發展缺乏頂層設計政府加以推動的同時更需要企業間形成合力他說真正的頂層設計一定是取決和依賴于汽車企業形成了共識并且在這個方面有所實踐
更讓徐和誼憂慮的是國外幾乎所有的整車企業都在智能化研發與應用方面投入巨資前瞻布局而世界級系統的供應商甚至先于中國車企開展汽車智能化方面的研發他指出我們在汽車智能化方面的研發投入還相對較少懂得智能汽車技術尖端人才極為匱乏而且科研單位與整車企業之間對汽車智能化理解的差異也較大產學研尚不能緊密地結合我國的國民交通守法意識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汽車智能化產業的發展
與會專家一直呼吁在發展智能汽車的同時要加快發展智能交通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楊景指出道路交通安全成瓶頸楊琪很明確地告訴記者智能交通和汽車智能化從來都是分不開的目前我國基礎設施比較滯后道路環境復雜度高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于智能汽車的快速發展導致智能駕駛技術難以實現
吳志新認為技術不是問題思維方式最重要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殷承良也認為尤其是對于自主品牌抓不住智能汽車這個機會就可能消費者所拋棄如果車企不變有可能就走入死胡同未來它就會死掉
加快研制發展路線圖
《中國制造2025》為汽車智能化確定了4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汽車作為平臺基于車聯網的車載智能信息服務系統二是公交及運營車輛的網聯化信息管理系統三是裝備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汽車四是裝備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汽車
要實現4方面工作目前的路應該怎么走?朱宏任指出要加快智能汽車戰略和發展路線圖的研究制定加快智能汽車標準法規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多方合作加快智能汽車關鍵技術及零部件的自主研發推動實施智能汽車試點示范運營項目在已有基礎上需加強戰略引導健全和完善標準法規體系加快核心技術研發創新集合汽車產業內與信息電子互聯網以及新材料等相關產業共同力量推動智能汽車的發展朱宏任表示
至于當前熱論的互聯網能否顛覆汽車企業殷承良表示等到智能汽車實現的那一天一定是車的技術互聯網技術大融合無論是車聯網還是網聯車最后勝出的企業肯定既不是傳統的汽車廠也不是傳統的互聯網企業所以說未來的智能車也一定是這樣不在乎誰勝而是技術融合實現共贏
徐和誼建議政府要搶占制高點在法律法規交通的配套設施等方面配合智能汽車的研發要在國家層面識別核心技術指導和加大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制定技術路線引領技術方向
|在行業層面要制定我們的中長期汽車智能化發展規劃建立我們汽車智能化產業聯盟構建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路徑整車企業要加強對智能汽車前瞻性技術的研發投入加強汽車智能化技術的人才儲備同時還要加強與互聯網企業IT企業等方面的聯合突破行業發展的瓶頸尋求實力強且可信賴的戰略合作伙伴加強交流合作真正實現開放創新和協同創新加快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