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養護業亟需變身 力阻“外敵”入侵
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內市場上首次出現了國外品牌的養護產品但受規模和市場的影響僅限于一些機油添加劑類的產品隨著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汽車養護產品地種類也日漸增多一些國際知名養護品牌如JBBG威力獅豪特3M跑得快德國力魔特耐磨等相繼進入中國市場如美國最大的汽配連鎖企業NAPA就已進入中國開展業務日本第二汽車養護品連鎖企業黃帽子已經在廣州番禺等地開店經營開始計劃2008年前在華東華北西南開設50家店并且已與上汽集團銷售公司簽約成立合資企業以此來拓展中國汽車后市場的業務而全球最大的汽車快修連鎖企業美國AC德科公司也宣布最近兩三年內將進入中國市場參與競爭日本奧德巴克斯已經在上海深圳北京相繼開設了連鎖店據有關數字顯示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不下30家國外知名汽車服務企業宣布了進軍中國市場的計劃這些國外汽車保養大鱷的進入也使得國內的汽車養護市場迅速崛起
但如今真正進口的產品越來越少某些昔日的大牌也不例外如目前某知名品牌的中國總代理已與國外公司解除代理合作國內市面上所見的相關產品均是其自己在國內生產的當然其使用效果是否打了許多折扣還需要消費者親身體驗后方才知曉還有很多昔日消費者心目中的國外大牌養護產品也紛紛在國內建立工廠自己生產產品畢竟這樣可以減少高昂的運輸費用
俗話說國貨當自強國內廠家認真研發努力推出本土汽車養護產品本無可厚非但其質量必須過關且不可欺瞞消費者謊稱其為進口產品這讓我們不僅想到了近段時間很火的一個詞山寨在中國的汽車保養用品領域山寨風的集結號似乎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由于技術資金等方面受限制深度養護用品領域一直被國外的品牌控制鮮有國內企業涉足
而在另一面國內的汽車保養用品領域則是陷入了一片亂戰之中由于我國汽車養護缺乏相應的技術標準和產品標準再加上汽車養護行業具有投資小利潤高的特點使得一些中低端養護產品甚至是偽劣產品進入到養護市場為一些中小型維修企業及路邊店所使用他們利用車主對于汽車養護內容和養護產品知識的匱乏謊稱產品來自國外并過分夸大汽車養護的功效最終的結果就是使得消費者對車輛養護用品望而卻步進而對汽車養護市場的發展帶來危害這種種跡象造成了我國汽車用品市場山寨無處不在也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整個汽車保養用品市場秩序折損了很多企業品牌
以廣州為例在廣州市永福路云集了超過2000家的汽車養護品企業規模在全國數一數二是全國汽車養護品的集散地有的產品甚至出口到東南亞美國歐洲等市場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也會定期來這里采購汽配用品據統計廣州汽車養護品市場(包括國內和國外市場)的份額約占全國的60%以上過去很多產品都是在珠三角地區(如廣州中山佛山珠海等地)生產通過廣州的批發中心再流向全國各地目前由于汽車養護品市場錢圖無限導致了競爭的加劇現在深圳上海浙江等地都已開始做起了汽車養護品的產銷廣州汽車養護品龍頭地位正在接受各地的挑戰
對于中國目前所有的汽車養護品從業者來說大家一致認同的汽車養護品市場的無限廣闊讓很多企業喪失了警惕性認為我們總會分得一杯羹中國內地零售市場逐步開放允許外商直接投資和經營零售業日本黃帽子是一家車輛用品配件的專業銷售商在日本擁有434家加盟店34家直營店一共擁有468家店鋪(此外還在海外擁有店鋪)據黃帽子的白石部長介紹他們在中國內地的拓展計劃2008年前開設50家店2015年開設500家店屆時銷售額有望達到2000億日元超過日本本土這些國外企業大多具有資金優勢產品優勢經營優勢品牌優勢以及在市場推廣等等方面的優勢他們進入市場就采取規模性的經營快速的建設網絡對于還沒有樹立起品牌的汽車養護品行業這種運作模式很容易在行業內建立起影響甚至左右市場的一些變化
對于現在國內汽車養護品企業來說更需要的是靜下心來認真審視自己的不足并且規劃好遠大的目標采取切實有力的行動建立自己的品牌和網絡在競爭中處于有利的位置
如今我國汽車保有量的急劇增加給汽車養護品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空間有數據預測在今年光以裝飾為主的各類汽車養護品市場的銷售額就將達到420億元到2010年將再翻一番達到840億元如果將其相關的配套的服務也考慮進去的話市場的空間將進一步擴大根據羅蘭貝格(Rolandbeger)推測到2010年整個汽車后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900億元在亞洲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經過幾年的發展汽車養護品行業不再是前幾年那樣暴利時代但汽車養護品行業的利潤空間巨大在汽車整車行業普遍縮水的2004年汽車養護品行業的利潤仍然高達40%廣闊的市場巨大的利潤空間吸引了眾多的廠家投身汽車養護品行業最初幾年是國內的廠商投身其中到今年隨著貿易壁壘漸漸取消國外著名品牌必將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汽車養護品市場可以說是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