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華為剛剛發的二合一筆記本電腦
今天看到網上很多新聞都在報道華為MateBook E二合一這三個詞引起了我的注意畢竟在這之前除了微軟的Surface系列之外還沒有成功的作品
從產品形態上來理解它就是一種平板電腦與外接鍵盤的綜合體從使用上來講它又是那種把筆記本電腦拆分化的一個東西所以對購買的人來講它必須要搞清楚這個東西比平板電腦好在哪里這個東西比筆記本電腦好在哪里我為什么要花錢買這樣一個東西
站在我個人的角度區分它到底是筆記本電腦還是平板電腦的唯一標準就是系統帶觸摸屏的不一定就是平板電腦筆記本也可以但如果你用的是安卓系統或iOS就不算筆記本電腦Chromebook我們用不到
在辦公領域Windows系統是絕對的霸主地位蘋果的系統是自家的所以我們暫時先不說它相信很多人都試圖用安卓平板電腦來辦公除了整理郵件和簡單的office編輯之外幾乎沒什么大用或者說體驗差到不想再次提起
微軟的Surface系列則打開了二合一平板電腦的一扇窗其實并不是它的電腦有多厲害而是第一個發布讓它成了這類產品的標準不管其它品牌如何創新產品形態仍然是Surface的外衣
二合一電腦的特征是什么小巧輕薄續航久這三個是必須要具備的硬件需求華為MateBook E是合格的那么華為MateBook E是不是一款值得購買的產品呢我們需要從三個角度分析一下
價格 這是大多數購買產品之前一定會考慮的元素如果你的價格太貴那么消費者就會給它加上很多附加要求(體驗上的)畢竟花了那么多錢不想買個玩具
華為MateBook E目前的售價是3899元從筆記本電腦角度上來講它并不貴屬于入門辦公本的價格如榮耀MagicBook聯想小新潮7000等等都在這個價格范圍如果當筆記本買的話輕度的辦公需求是可以考慮的尤其是那些文職工作
性能不管買什么都要看看它的工作極限在哪里辦公本的性能范圍至少要滿足office和PhotoShop這種日常軟件的需求我們每次推薦入門本的時候經常提醒大家至少買i5以上的產品畢竟筆記本至少要用3年左右處理器太弱會導致后面越來越慢體驗越來越差
但華為MateBook E用的是高通驍龍850移動計算平臺人們對這種處理器的認識非常少甚至基本上只停留在新聞里面實際上它可以達到什么樣的性能水平很少有人知道它在用2年之后還能不能維持一個好的工作狀態也很難說這會是人們購買它之前最大的疑慮
把移動平臺的處理器放進電腦里面其實有一個非常好理解的邏輯移動平臺的特點就是性能中等發熱小體積小散熱快非常適合放在緊湊的設備中如手機平板電腦
像華為MateBook E這種無風扇設計的產品如果放進一顆"i9"直接就可以煎雞蛋了用移動處理器是必須且唯一的選擇因為它可以解決散熱和體積的問題
網絡平板電腦市場逐年萎縮除了大屏手機的沖擊之外還因為它誕生在了一個網絡不發達的時代在iPad剛發布的時候我的手機資費是每月8元免費20M流量這對于一款主打移動使用場景的產品來說簡直是笑話誰舍得拿它每天數據上網況且2G和3G網絡那么慢
即使后來4G網絡普及了資費也貴的嚇人除了那些高收入者普通的消費者仍然是在家里使用平板電腦最多就是緩存下載一些電影在上班路上看網絡的自由度嚴重制約了平板電腦的發展威力最多也就使出一半
現在4G網絡已經到了無限流量的時代雖然平板電腦已經很頹廢了但仍然有復蘇的機會無限流量就給產品帶來了無限的可能二合一平板電腦如果可以永久在線它將是一個非常強勁的工作機器
華為MateBook E我認為是一款試水產品現在市場上采用驍龍移動計算平臺的產品非常少不僅是消費者廠商們其實也迫切想找到更多的產品表現形式沒有誰想被一家上游公司卡死的
高通的手機處理器已經鎖死了大部分安卓手機它有非常強的話語權至少除了華為和榮耀之外其它國產手機廠商都不敢得罪
除了玩點創新之外我覺得華為有另一個目的電腦采用高通移動處理器對高通肯定是有好處的但華為在嘗試的時候肯定有很多技術層面的東西需要工程師與高通這邊的相應技術人員對接雙方一起磨合產品一起通過技術手段把產品兼容性做好
在這中間華為的技術人員可以學習到大量來自高通的技術可以更好的理解這種移動芯片在筆記本中的應用原理通過合作來偷師學藝其實就算華為MateBook E涼了對華為來說也是有收獲的
目前華為已經有了麒麟系列手機端處理器的經驗并且有了970和980兩個成功的作品如果再學到如何在筆記本中應用我想這又是一個未來幾年的大戰略了
其實我對華為的產品沒有任何好的印象在我剛剛開始做評測的時候根本不會看華為的產品我把它放在了浪費時間的品牌列表中短短幾年時間華為發展的如此之快以至于很多時候人們會主動寫華為的產品
(傳統科技媒體上班的編輯考核的最重要指標就是閱讀量這和他們的工資掛鉤所以什么品牌火什么品牌能給他們流量他們就會寫什么品牌23年前小米魅族是最熱的詞現在已經變成了小米華為榮耀這絕不是偶然出現的你們有沒有發現在所有手機的評論中不管是罵的還是表揚的絕大多數都是華為榮耀小米其它國產手機品牌幾乎都快被忘了)
說了這么多廢話其實這也是我對這款產品的觀點在沒有上手體驗之前我并不認為這款產品有很好的市場前景但對華為來說這是一個偷師學藝的好機會我想拿一條新的產品線交學費買未來的市場格局應該是不虧的
如果有買到這款產品的朋友希望你能來評論區和大家分享一下上手體驗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也會出個評測對這種處理器的性能表現我也很好奇
你對這種二合一的產品有什么看法我想微軟Surface系列的用戶更有發言權吧你們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