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代駕1個月將中國與韓國市場差距縮短5年
7月28日滴滴代駕宣告正式上線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滴滴代駕業務在發布會上公布了一項震撼全行業的數字截止當天在滴滴代駕注冊的代駕車主數量達到100萬
對于習慣了聽到動輒千萬上億用戶的O2O行業100萬這個數字可能顯得平淡無奇但對于熟悉代駕行業的人士而言這不啻于一聲驚雷根據行業此前的常用表述此前中國代駕市場的代駕司機總數僅為10萬人滴滴代駕這個數字相當于直接將中國代駕市場的供給規模提高了10倍而這一切都發生在滴滴代駕從6月開始司機招募的短短一個月中
中國代駕行業最習慣的對標對象是韓國因為他們擁有與中國接近的飲酒習慣大城市出行結構而此前資本市場對中國代駕市場的信心則來源于相比韓國中國代駕市場還遠未發育潛力驚人根據2014年數據中國汽車保有量是韓國7倍而代駕市場規模僅為其1/20如果與韓國看齊未來中國代駕將迎來高達100倍的擴容形成一個千億級大市場
滴滴代駕1個月將中國與韓國市場差距縮短5年
但橫亙在中國代駕市場發展面前還有三座大山用戶習慣培育(增加需求)代駕司機擴容(增加供給)和行業規范標準(成為成熟市場必備)而滴滴代駕公布的100萬注冊代駕司機數量極大縮短了中國與韓國代駕市場的差距
來一看一組數據韓國2000萬汽車保有量擁有30萬名注冊代駕司機平均每千輛汽車擁有15名代駕司機而同期中國1.54億汽車保有量僅擁有10萬名代駕司機每千輛汽車擁有0.6名代駕司機代駕市場的成熟建立在相對充足的代駕司機供給之下
滴滴代駕1個月將中國與韓國市場差距縮短5年
低水平的代駕司機總量使得代駕行業難以真正形成對司機端的優勝劣汰也使得車主呼叫代駕服務時等待時長過長選擇范圍有限在市場上話語權議價空間較低這與互聯網創業行業追求的極致用戶體驗造成了困擾
如果中國代駕市場達到與韓國相當的成熟水平根據交通部數據五年后中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2億以每千輛司機15名代駕司機的水平需要至少300萬名代駕司機缺口高達290萬
滴滴代駕1個月將中國與韓國市場差距縮短5年
根據2014年7月的數據包括E代駕愛代駕微代駕安師傅等行業主要玩家共擁有代駕司機6萬名一年后增長至10萬名增長60%如果保持這個速度不變中國代駕司機總量將在5年后增長至100萬名在2022年實現300萬的目標補足缺口基本與韓國看齊
正是基于歷史經驗考量行業既有選手不敢越雷池一步E代駕一度大力宣稱自己擁有8萬名代駕司機占全行業80%并以此證明自己地頭蛇的地位一邊將這個有著巨大缺口的數字視為理所當然的護城河一邊講故事覬覦比肩韓國水平的廣闊市場不能不說是先行者的遺憾
滴滴代駕用一個月時間在代駕司機存量上將中韓差距直接縮短了5年當然在這之后還有待于滴滴代駕隨后的市場教育和產品設計才能真正實現供給需求產品三駕馬車的并駕齊驅但這個數字對于行業最重要的意義不在于滴滴代駕贏得了數字上的極大優勢更在于打破了行業魔咒打開了想象空間對于中國代駕市場的選手而言缺的不是爭奪地盤的狠勁更是敢于創造未來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