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家庭監控陷存儲難 智能分析或能解決
智能家居網訊 目前我國智能家居行業正走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上作為家庭安全的核心視頻監控地位舉足輕重存儲難問題是當下最受關注的問題你通過運動運動檢測及人臉識別進行智能分析后安能成功
家用監控陷入存儲難困境
業內數據顯示當前的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龐大國內擁有1億多潛在的智能家居客戶2015年智能家居產值將達1240億元202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與其他家用智能設備相比智能監控和安全防護的實際需要更為強烈然而專業級的監控設備仍然非常昂貴普通家庭很難接受需求是非常強的尤其是有兒童和老人需要護理監測的家庭還有就是經常家里無人的上班族但現在市場上銷售的監控存儲的數據量有點小存不了幾天的要是出差幾天前幾天的記錄就都被擠掉了說起自己家里用的監控系統北京消費者郭女士如鯁在喉沒有吧不行家里有老人孩子但這個監控的存儲時間太短了
調查發現目前市場在售的國內家用監控產品品牌近百個售價從100多元到數千元不等不過這些產品的原配存儲卡大多為16G或32G而且多數品牌產品的支持上限均為128G
這個空間并不太夠只能保存8天左右的視頻內容對于家用監控產品的存儲能力從事監控產品市場營銷多年的北京吳先生非常清楚一般就是這么設計的家用的容量都比較小確實需要經常去查看不是很方便
事實上近年來面對家庭監控市場的巨大誘惑傳統的監控專業廠家紛紛利用自身的優勢搶占該市場而擅長跨界的互聯網巨頭也不甘示弱小米360等企業紛紛插足家用監控市場雖然傳統的安防企業有著先天的硬件優勢但是由于家庭監控實現的方式比較單一只能滿足視頻圖像聲音信息推送等基本功能即使是與門禁報警主機家電聯動實現方式也比較簡單并不像商用監控具有功能多系統集成化等特點所以互聯網企業的家庭監控產品只需按單品無線路由器終端軟件的形式就可以量化生產
傳統監控行業在營銷方面遠遜于互聯網企業雖然互聯網企業的進入說明家庭監控市場的熱度正在不斷提高但是能夠真正吃透民用安防市場的少之又少對于互聯網企業大舉進軍家用監控市場的現象從事專業監控設備銷售多年的北京魯小姐喜憂參半市場熱度高了但能真正能滿足消費者實際需求的產品卻并不多需要廠家認真研究 |
運動檢測成取巧利器
調查發現目前眾多互聯網企業進入家用監控市場仍然存在試水嫌疑由于在監控領域的沉淀遠不如傳統安防企業多數市場在售的主流互聯網企業產品主要是通過ODM的形式實現因此在配置專業水平上遠不能與傳統的專業監控產品相提并論功能相對都比較簡單大多不能采用專業的人臉識別技術而是采用成本相對較為低廉的運動檢測技術對于市場在售的主流家用監控產品從事監控安裝多年的北京某安防企業技術負責人孫先生并不看好雖然看起來對一般家庭是夠用了有物體移動就拍攝但是這樣對網絡的要求以及存儲方面的要求就會很高而且一般家庭也不可能為了監控安裝一臺存儲服務器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看的基本上就是要不間斷錄像
研究了多個品牌的家用監控產品說明書后發現所謂的運動檢測功能其實就是攝像頭偵測到監控區域內有物體發生移動時再開機啟動錄像功能部分產品還具備及時通知功能在檢測到移動物體后同時發送通知到消費者的監控手機上
對此功能多數產品的描述大同小異通過運動檢測技術可以識別畫面中是否有物體移動智能攝像機僅在有物體運動時記錄節省存儲空間同時在離家模式時如檢測到可疑的運動畫面會自動開啟錄像并發通知到你的手機
有這個功能確實很好如果沒有物體移動攝像頭只是監視作用有物體移動才錄像對于家里平時無人的消費者來說這非常實用但對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存儲壓力就大了點對于主流家用監控產品普遍配置運動檢測功能的現象從事家用監控產品營銷的北京經銷商賀先生認為很正常都是在試水所以配置都不會那么高運動檢測是非常廉價的成熟技術像車用的行車記錄儀很多都配置了這個技術
人臉識別并非遙不可及
事實上對于監控行業來說人臉識別并非難題例如出入境管理金融等部門對人臉識別要求較高的行業不僅識別精準度高而且要快速檢索百萬數據樣本的數據庫要在1秒之內這并非是普通智能分析系統可以做到的
其實家用監控系統很簡單就那么幾張臉也不需要建什么復雜的數據庫但市場主流產品就是不進行配置令人有些費解已經在市場上了解了多款家用監控產品的北京消費者費先生有些茫然聽說國外早就有這樣的產品了人臉識別遠比運動檢測保險 |
據了解日前國外廠商Netatmo推出一款名為Welcome的家用監視攝像頭通過iOSAndroid和PC/Mac應用不僅能實現1080P高清實時監控還具有面部識別以及夜視功能Welcome的外觀非常小巧能夠安裝在任何地方配備了130度的可視廣角鏡頭和紅外夜視功能能夠對出現在鏡頭中的人(不包含寵物)進行面部識別確保是否是已經識別的人一旦發現陌生人進入就會自動向用戶發出提醒用戶可以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報警來避免家庭遭竊的風險如果有小偷光顧把它記錄下來交給警察也是再好不過的事了同時它還具備雙向通話自動警報系統等功能而且可以同任何智能終端設備連線可能需要一點時間畢竟國內的家用監控市場剛剛起步率先進入的互聯網企業對家庭安防的實際需要也需要時間來消化而且每增加一項功能都會增加成本對于市場主流的家用監控產品功能配置從事監控產品市場營銷多年的北京吳先生非常有信心需求就是硬道理你不做其他廠家也會做關鍵是看誰能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誰能把這部分硬性成本消化掉所以人臉識別進入家用監控產品只是時間問題而且不會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