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管理由誰來做:整車廠or電芯廠?
在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領域美國UL2580安全認證是在全球范圍內最嚴苛最專業的認證標準之一如果不做這樣的認證也許我們可以省1千-2 千萬的研發成本上汽技術中心副主任朱軍如是說那么為什么上汽要做這樣的非強制性認證呢朱軍在現場就如今的電池安全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電池管理由誰來做
關于這一問題朱軍的回答非常確定整車廠比電芯廠更有資格來做電池管理系統在他看來電池管理系統必須和產品三電控制系統以及整車開發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而不是進行單純的電池保護不能從電池安全角度來考慮問題而是要從用戶安全角度來看他舉例稱如果電池系統檢測到異常而中斷電源從電池安全角度來看是個正常選擇但從用戶角度來說如果正在高速公路或陡峭的山坡上行駛這無疑是致命的
所以上汽的優勢首先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另外就是把我們對安全的理念對整車的資源對三電控制的做法一起整合了起來用于定義我們的電池管理系統朱軍稱雖然目前上汽電池管理系統的控制性硬件交由供應商來代工但上汽擁有獨立的知識產品供應商也不能將這套系統賣給其他企業而最終的安全把關則交給了UL上汽是全球第一家在所有的電池管理系統上都通過了UL管理測試的車企而且以后所有的新能源產品都要通過此項認證
不應以‘路線之爭’拍案
e950用的是三元鋰電池而如今此類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在政策的導向上仍存在爭議對此朱軍表示做得好的三元系統可以比做得不好的磷酸鐵鋰系統要安全得多而UL認證則可以證明這一點根據UL認證標準榮威e950經過了火燒浸水跌落短路針刺等一系列極端濫用試驗模擬了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極端情況有效保障了車輛的安全可靠性
國家不應用路線之爭來解決問題而是應以安全系數來說明問題那么如何定義安全與否就是應該通過權威的標準而并非指定說哪條‘技術路線’是最好的朱軍表示
是否暗藏出口計劃
由于UL認證同時也是產品出口北美時的重要門檻因此也提出了關于榮威新能源產品出口的規劃對此朱軍雖然沒有正面回答但是也表示上汽捷能公司的任務之一就是成為世界著名汽車公司這其中就包含了擁有自主的核心技術以及在全球市場占有份額和品牌知名度捷能公司目前并急著賺錢但是我們帶著上汽的任務讓全球來認識朱軍稱除了堅持做UL認證外上汽在新能源產品的軟硬件上已經采用了很多國際標準肯定是想要走出去的而且很快大家就會看到采用了新能源技術的MG產品在歐洲和東南亞市場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