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種中草藥項目成外國專利 國際市場中國僅占3%
9月25日至29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醫藥生物發明審查部中藥處蛋白質處現代中藥處聯合組成的調研組來到重慶對中醫藥行業進行調研
在此過程中調研組提供的一組數據令人觸目驚心我國是中草藥大國但有900多種中草藥項目已被外國公司申請了專利
很多中藥配方被日韓歐美等國家獲取并在國外甚至在我國境內申請專利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醫藥生物發明審查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日本為例其210個漢方藥制劑的處方都來自中國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40億人用中草藥治病國際中藥年銷售額為160億美元在這塊大蛋糕面前日本分得80%韓國分得10%印度新加坡等國分得7%而作為中藥鼻祖的中國僅有3%
重慶是中藥生產大區但中藥新產品專利僅25件
在重慶中藥是我市的傳統優勢產業更是渝東北渝東南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
據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副院長李隆云介紹伴隨去年11月重慶道地藥材高效優質種植提取和加工技術集成示范與推廣項目啟動我市計劃在3年內遴選前胡金銀花木香淫羊藿等中藥材品種和34項規范化種植技術在秀山等10多個區縣打造30萬畝中藥材高效優質種植技術示范基地
中藥生產大區不等于中藥專利強區市中藥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2003年至今該院共申報136項專利授權55項其中涉及中藥新產品授權的專利僅有25件
李隆云表示盡管2008年以后專利數量總體有所上升但涉及中藥新產品的專利仍相對較少專利轉化率也比較低
藥品多專利少知識產權保護路上遇三大阻礙
為何會藥品多專利少?據市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資金投入少缺乏核心競爭力是重慶中藥專利保護路上的三大阻礙而這也是全國中藥行業的一個縮影
保護意識不強產品成外國搖錢樹
該負責人舉例稱青蒿素是我國唯一被列入WHO基本用藥目錄的藥物1978年研制成功至今已讓數以千萬計的瘧疾病人免于死亡
但由于當時中國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多次在學術雜志國際大會上詳盡地公布了青蒿素的化學結構藥效臨床等資料沒過幾年外國同類產品便陸續問世并申請了專利
國際市場上每年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銷售額多達15億美元但中國的市場占有量不到1%土生的中藥材竟成了國外藥廠的搖錢樹
資金投入少最大方藥企投入占比僅3%
以重慶希爾安藥業為例作為重慶最大的中藥企業之一去年該企業的銷售收入突破5億元其中知識產權投入1600多萬元僅占銷售收入的3%
事實上這在國內藥企中已算舍得花錢的了該負責人表示很多國外發達國家藥企的知識產權投入占到銷售收入的10%和它們相比我國藥企尚顯小氣
缺乏核心競爭力市場空間有限
在關于銀杏的68件專利中外國申請的雖只有4件卻幾乎涵蓋了銀杏的全部提取工藝流程這意味著我國的64件專利都只涉及皮毛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別人手上
薄荷是我國的傳統中藥材目前專利共申報有16件我國和外國各8件數量上平分秋色但仔細分析外國的技術專利主要用于口香糖等高利潤市場我國的專利卻只是薄荷藕薄荷茶水等市場空間極為狹小
投入越少競爭實力越小企業將陷惡性循環
越舍不得在知識產權保護和核心產品研發上投入就越競爭不過人家而越落后就越沒錢在這方面加大投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醫藥生物發明審查部蛋白質處處長劉俊香說不僅是企業從長遠來講這對普通市民也有影響
如果企業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就沒錢去搞創新研發不僅沒有更多新藥供市民選擇很多不治之癥也不能攻克影響市民的生命健康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政府擬打造中藥地理標志
如何加大對中藥的知識產權保護政府正在努力日前重慶市政府公布了《重慶市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在原有政策基礎上更加突出運用和保護
《綱要》提出知識產權的創造是為運用服務的因此更講求質量不再單純為追求數量而創造保護方面要努力提升市場主體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幫助企業培養相關人才指導開展海外維權提高企業應對涉外知識產權糾紛的主動性和維權的成功率到2020年全市有效專利累計將達1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件以上
《綱要》特別指出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應按照生態功能區和農產品主產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定位大力發展中藥產業領域的地理標志等這對于中藥的知識產權保護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