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藥配方顆粒遭質疑 最好還是選擇飲片自煎
專家表示目前中藥配方顆粒還不能不能替代中藥飲片的療效如條件允許最好還是選擇中藥飲片自煎以確保最佳治療效果
中藥配方顆粒也稱單味中藥濃縮顆粒劑商品名及民間稱呼還有免煎中藥飲片新飲片精制飲片飲料型飲片科學中藥等是以傳統中藥飲片為原料經過提取分離濃縮干燥制粒包裝等生產工藝加工制成的一種統一規格統一劑量統一質量標準的新型配方用藥
對于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的生產成本更高因此價格也更高臨床上選擇配方顆粒代替飲片的患者的治療費用也相對較高
那么較高價格是否意味著中藥配方顆粒更優于傳統飲片呢?
專家表示中藥配方顆粒還存在以下問題
1.療效尚不明確
根據中醫的一些理論和實踐證明中藥材需將幾味藥材一起煎熬可以發揮的作用與顆粒簡單配方不完全一樣比如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一起煎湯的療效顯著強于將以上3種顆粒混合后的沖劑;四逆湯附子干姜炙甘草中一起煎湯不僅療效顯著強于將他們混合的顆粒配方而且附子所含的烏頭堿的毒性大大降低研究發現這是因為幾種藥材一起煎湯期間他們所含的有效成分發生了一系列的化合絡合共溶等化學變化達到傳統中醫理論認為的療效而顆粒配方則沒有或者很少有這些反應使療效大打折扣這在許多配方上已有反應
2.生產廠家存在以次充好等現象
國家藥典對藥材的有效成分有要求但單純的成分分析有時并不與實踐一致如人參的葉子和須的有效成分遠高于根但是實踐療效顯然根遠強于葉子和須于是廠家可以拿葉子來代替根作為制劑的原料節省成本而藥效則明顯不如湯劑送檢卻又是合格的
3.中藥顆粒劑與飲片質量換算還無標準依據
中藥顆粒劑多以提取物的重量與提取前藥材重量來比較提取過程存在藥材耗散由于生產工藝不一致有些中藥配方顆粒有效成分丟失嚴重同品種規格不統一難以在臨床上大面積推廣所用輔料的品種規格用量均有差異等給臨床應用帶來不便藥材炮制成飲片方法有很多種同種藥材選擇不同炮制方法也會得到藥效不同的飲片相比配方顆粒只有一種形式炮制品種不全僅有單劑量包裝臨床應用受到限制傳統制備煎劑與工業化提取方法不一致單煎合并液與合煎液在化學成分和藥效方面有差異等原因也使目前無中藥配方顆粒法定的質量控制標準
4.中藥藥性和它煎煮方法時間等有關
傳統中藥煎煮過程是一個動態反應的過程煎煮過程中產生的相互作用對于藥效也有很大的影響而配方顆粒的生產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藥的配伍
總結中藥飲片不是煎得越久藥效越好配方顆粒也不是提取的有效成分越完全越好在保證療效前提下可以鼓勵配方顆粒的研發當然還要以臨床療效作為判定標準
中藥的最佳評價標準是療效而不是檢測出來的化學成分多少也不是成本高低;加之我國藥用資源相對有限因此更應該用合理的方法使它發揮出最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