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玻璃池窯成形溫度調整案例詳細分析
E玻璃池窯成形溫度直接影響到玻璃纖維的質量甚至決定纖維是否能夠成形調整其溫度的高低成了業內操作工藝的一項把關技術我們可以通過一項案例的分析來了解E玻璃池窯成形溫度是怎樣進行調整的
案例調查某廠4000噸/年E玻璃池窯拉絲項目投產該廠設置的漏板有400孔800孔1600孔和2000孔其中800孔和1600孔漏板氈漏板總數的74%這兩種漏板主要生產G75紗和短切氈用紗這兩種規格的漏板總體作業較差質量也不穩定漏板狀況也較差該爐投產后一年零四個月沒能達標達產
現象分析
1.該座窯爐投產后400孔7μm纖維作業穩定性較好滿筒率可達95%2000孔23.5μm纖維作業也很正常這樣可以基本排除玻璃成分和熔化部玻璃熔制質量兩大因素
2.1600孔漏板溫差突出800孔漏板斷頭較多這兩個品種纖維成形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多漏板冷卻風分布不良部分漏板有局部過冷現象發生
對策處理
1.玻璃成分維持熔化部溫度制度維持
2.重新選擇800孔和1600孔漏板處的作業通路玻璃溫度玻璃溫度總體上調減小作業通路進口和末端的溫差
3.全面修正漏板冷卻風折射板角度使漏板正確受風清楚漏板貼棉
4.提高800孔G75的拉絲轉連
5.玻璃熔制和纖維成形建立新的平衡創造池窯拉絲良性循環的作業條件
調整效果
1.800孔G75紗原絲臺日產提高了10.2%合格率提高了6.4%
2.1600孔短切氈用紗臺日產提高了12.3%
3.漏板平均使用壽命提高了9.2個月
技術說明
該爐調整時熔化部最高玻璃溫度約1440℃主通路進口玻璃溫度約1400℃生產G75原絲的作業通路進口玻璃溫度>1320℃生產短切氈用原絲的作業通路進口玻璃溫度>1310℃
投稿/約稿010-61723961
熱點推薦第十八第屆中國國際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
展會推薦2012年中國國際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