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鉆木種蘑菇 豐收就在明年初
近日在南川區冷水關鄉杉楠村三社村民李兆學的家中筆者就見了一回稀奇
只見院壩里一根根長約1米的木料整整齊齊地堆成井字狀木料上面一朵朵褐色的蘑菇爭先恐后地探出頭來這種菇叫椴木香菇生長很快莫看現在長得小明早就能長到手掌大可以采摘了李兆學說
就地取材
2012年12月前和杉楠村其他村民一樣李兆學壓根沒有想過種蘑菇我們全村1435人其中800余人都在外務工在家務農的年純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他說也有人想搞種養殖業但一是沒本錢二是沒勞動力我們杉楠村距離南川較遠也沒有人愿意到村里來投資
當年12月冷水關鄉的對口扶貧單位南川區人大來到這里他們發現杉楠村雖然坡多田少但森林資源特別豐富全村森林覆蓋率超過50%湖北省隨縣搞了個椴木香菇聽說是就地取木材不需要菌包很適合山區發展于是區人大前往隨縣進行考察后從隨縣請來技術員現場指導村民嘗試種植
其實這些年水江鎮的香菇產業發展得不錯我們也想過學習但一個香菇菌包就要四五元再說家里都是些老年人沒有精力管理只好作罷三社村民陳天友說當時大伙對發展椴木香菇有點遲疑
試種成功
所謂椴木香菇就是利用木材作為香菇發酵的原材料不需要人工管理除了第一次需要菌包外以后都不再需要菌包非常方便適合本錢少勞力少的山區聽到技術員的介紹李兆學決心一試
2013年開春后他來到自家林地砍了60余根胸徑在10厘米以上的青杠樹和楓香樹這是技術員介紹的種椴木香菇最好的木材正好我們村里到處都是這種樹
按照技術員的講解他先把木材砍成1米一段再每隔10厘米左右鉆個深3至5厘米的小洞把區人大贈送的椴木香菇菌包放入洞中最后把1200根木材整整齊齊地碼在院壩里就一直沒有管它了
寒露后的第一場雨后李兆學把這些木材堆放成井字狀技術員講這樣可以方便摘菌
7至10天后第一批椴木香菇長了出來長得快的時候早上才摘了下午就又可以摘下午摘了第二天早上又可以摘李兆學走進屋里拿了兩朵才摘下來的椴木香菇給筆者看筆者端詳一番發現這種香菇看起來比普通的香菇大1/3肉質厚實菇腳比一般的香菇短和干凈
這種椴木香菇味道比普通香菇更濃郁煮熟后香氣逼人吃起來口感細嫩吃過的人都知道李兆學告訴筆者椴木香菇的市場價在8元左右很受市場歡迎
前景挺好
從寒露到第二年的清明前后都是椴木香菇出菇的時節李兆學計算了一下去年他一共采摘了600余斤香菇按照每斤8元的價格收入在5000元左右
更重要的是椴木香菇是一次投入長期受益他說一根木材的使用年限在5至8年除了第一年需要放入菌包外以后就不需要任何投入了除了每年寒露后人工翻一下木材其余時間不用管理
2013年6月李兆學在村里成立了向德香菇專業合作社現已吸收11戶椴木香菇種植戶入社說不定我們杉楠村也會成為南川的蘑菇種植大村他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