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東亞地區電子顯微學會議今天在重慶召開
今天上午第一屆東亞地區電子顯微學會議在重慶召開,來自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以及國內從事顯微學研究的近300名專家學者出席此次會議
據了解此次會議的主題為顯微表征在材料科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的最新進展將從電子顯微鏡進展電子顯微鏡在材料科學領域的應用以及電子顯微鏡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三個主題展開交流探討
據了解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遠遠高于傳統的光學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最大的放大倍數為4000倍而透射電子顯微鏡則可達到100萬倍能夠達到觀察物質原子的水平原子有多大呢打個比方一根頭發的寬度大約是一百萬個原子如果把蘋果放大到地球的大小那么蘋果中的原子大約就有原來蘋果那么大
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由于原子的排列直接決定了物質的性能就如同手機屏幕與話筒兩者功能的不同便是源于物質中原子的排列差異因此電子顯微鏡的發展對于看清物質本身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為科研人員在微觀領域提供了一個觀察的平臺和技術手段
在談到重慶在電子顯微領域的發展水平時張澤院士表示重慶特別是重慶大學等科研院校在硬件設備上已經處于一流水平應重點放在對人才的培養上建一個實驗室不難關鍵在于培養一批人才能夠分析從電子顯微鏡獲得的數據進而解決物質結構和性能之間的關系張澤院士如此說到
內容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