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與用戶隱私安全,兩者如何得兼?
安防網訊 隨著最近CES的順利舉行物聯網和物聯網設備進一步為人關注有人關注其功能和便利有人關注其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有人也表現出擔憂物聯網會威脅用戶隱私安全嗎?
對于用聲音或者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來控制家具設備這種想法業內的勸告也時不時地出現讓冰箱來提醒你身體缺牛奶了或者干衣器告訴你該用幾檔的電力這些聽起來都很酷啊不過這些功能管用的前提是掌握一定量關于你生活習慣的穩定數據這就像時刻都有一批市場人員保險公司一類的人在盯著你的生活
這絕對是一個恐怖因子倫敦智庫物聯網隱私論壇創辦人GiladRosner說道以往未曾聯網的設備如今全都走進網絡了
美國達拉斯軟件公司TrendMicro網絡安全總監TomKellerman提出了一個更加令人震驚的場景黑客可以通過任何一個物聯網設備輕易地潛入整個家庭網絡他們可以打開攝像頭監視你們的孩子他們還可以控制所有帶攝像頭和麥克風的設備人那監視你的一舉一動并控制你的網絡然后實施敲詐勒索這不是憑空的恐嚇而是已有先例然而物聯網市場尚未成熟缺乏健全的監管規則和安保措施更加讓這令人不安的事實愈演愈烈強調物聯網數據安全隱私保護變得更加緊迫
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預計稱2016年全球將會有64億個物聯網設備投入使用而到了2020年這個數字將會上升至210億如今每天大約新增550萬個設備接入物聯網
在剛剛過去的CES上三星的智能冰箱FamilyHub是一大亮點FamilyHub配備了21.5寸超大1080p屏幕接入WiFi網絡后用戶可以通過它制定食物清單閱讀新聞聽音樂查看日歷和天氣寫電子備忘錄以及語音對話此外FamilyHub內部配備有攝像頭通過手機App連接即可監控食物的狀態如此功能強大的智能家居設備還有三星去年介紹的智能電視機
然而獨立安全評鑒協會IndependentSecurityEvaluators(ISE)表示到目前為止劍指物聯網市場的電子產品制造商為這些智能設備準備的網絡安全防護措施卻是少得可憐許多新興的技術產品其優先級的開發對象是功能創建
此外業內專家指出至于誰擁有這些設備收集的用戶數據流還是一個有待商榷的問題只是反正不是用戶自身
分析師Harrington表示制造商保留著這些數據但是大部分公司保留這些數據并不會給出什么承諾保證或者是尋求云儲存的渠道并會想盡辦法盡可能多地收集用戶數據他們利用這些數據來分析使用模式改善產品特性或者是用戶體驗但很多情況下這些數據極有可能還會被售賣給第三方組織比如廣告商
舊金山科技研究公司AltimeterGroup分析師SusanEtlinger指出對智能設備數據的管控和保護將會成為未來幾年內行業游說的重點這將是一個痛苦的立法過程
與此同時TrendMicro的Kellerman指出家庭使用了物聯網設備的消費者也可以采取一些簡單的措施進行自我保護比如
強化WiFi密碼使用數字字母大小結合等方式組合密碼
避免使用默認密碼作為連接設備的密碼應該給每一個設備一個單獨的密碼
給每一個設備安裝移動安全程序比如平板和智能手機當黑客入侵時至少它們會給你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