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成都女鞋如何創千億產業
鞋網訊6月16日清早中國女鞋之都就熱鬧起來成都女鞋全國秋冬訂貨會暨中國女鞋之都發展論壇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5000多名采購商與多家成都制鞋企業無縫對接首日達成意向性采購超150萬雙預計達成交易額逾10億元
成都女鞋踏上轉型之路后有了第一次小豐收不過這一切并非易事在產業危機面前200多家成都鞋廠抱團取暖成立工廠聯盟訂貨中心半年內跑遍16個省市發出邀請函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以及創新創業中心
過山車一樣的發展曲線
這幾年成都女鞋的發展跟坐‘過山車’似的中國女鞋之都工廠聯盟訂貨中心董事長彭軍說從上世紀的制鞋作坊到鼎盛時期上千家制鞋廠中國女鞋之都成為了全國三大制鞋基地之一年產女鞋2億多雙產值上百億元占全川鞋業總量的70%以上
然而從2008年起成都女鞋卻屢陷重圍2008年遭遇俄羅斯灰色清關打擊大批成都女鞋被扣訂單急劇下滑;轉向歐美市場的步子還沒踩穩又受到金融風暴沖擊去年冬天超過三分之一的鞋廠都倒閉了是鞋都自成立以來的最低谷彭軍說甚至有龍頭企業因為資金鏈斷裂停工關廠中小鞋企的壓力更是不言而喻
但仍有鞋企選擇堅持一來是不甘看著畢生的心血付諸東流更重要的原因是看中鞋業是永不落幕的產業把危機看做成長的機遇成都鞋廠開始直面主觀問題我省現有的制鞋企業格局是金字塔形規模以上企業只有70家眾多小微企業的生產模式仍以貼牌代工為主停留在產業鏈的最低端四川省經信委黨組成員馮錦花說
成都鞋企一直以來都各自為政看似很近卻互不溝通每家工廠小心翼翼地握著僅有的客戶源拿什么去和采購商談?成都艾米奇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玉春說這直接導致了采購商完全占有主動權賒賬不還等情況幾乎在每個鞋廠發生造成資金無法周轉在他看來窩里斗和背靠背是成都女鞋真正的癥結所在
去年底200多家成都鞋廠自發抱團取暖成立了全國首個鞋類工廠聯盟第一次從競爭走向合作
創新是轉型的內生動力
在《成都制鞋產業集群發展規劃》中發展目標很清晰成都要通過一都兩園的建設以及搭建配套產業鏈實現千億百萬工程即實現1000億元產值100萬人就業并作為龍頭帶動全省鞋業產業發展
不過受成都城市建設規劃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成都決定僅保留10%左右的鞋企進入園區發展一般鞋企均外遷
一增一減之間成都女鞋的轉型路該怎么走?
如今生產制造企業外遷鞋都的‘中樞’效應正在形成鞋都要從過去的生產商貿基地向產業服務平臺轉變馮錦花給出建議
這樣的轉變正在中國女鞋之都悄然萌芽鞋都正布局一平臺七中心即鞋業千億交易平臺原材料交易中心成品鞋訂貨中心互聯網科技中心創新創業中心電商服務中心研發設計與質檢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打造鞋業全產業鏈
新的布局給貿易模式帶來了直接利好采購商可跳過中間商直接與鞋廠對接工廠聯盟訂貨中心是鞋廠齊聚的地方我們的選擇面廣了采購效率提升了采購成本卻降低了大型成品鞋零售商金佰川集團董事長李秀業說缺乏創新動力是制約成都制鞋企業發展的瓶頸企業應注重人才的培養提升創新研發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逐漸走向產業鏈的高端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院長何有節說
創新苗頭初現在訂貨會現場就有鞋廠在全省首創了3D建模私人訂制業務該鞋廠研發了足部參數測量儀針對每位客戶的不同腳型和喜好結合專業設計師的建議為客戶提供獨一無二的訂制方案這一業務將于下半年面世目前已有不少消費者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