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麥克風”易,開“挖掘機”難
春節前后網絡謠言趁機傳播的事實也從側面證明在新的媒體環境中自媒體依然不能替代堅守專業精神的傳統媒體只有專業的人才能做專業的事在信息傳播領域也是如此
本報評論員 沙元森
近日兩則網傳新聞相繼被辟謠2月13日黑龍江齊齊哈爾一名網民發微博說從今年起到當地民政局辦理結婚證得交5000塊錢的二胎保證金這條微博發出之后引起很多議論也有其他地方的網民跟帖表示確有其事為此《人民日報》記者在多地進行了調查采訪卻未曾發現一例二胎保證金事件那些言之鑿鑿的網民既沒有親身經歷也無收費憑據2月14日網上又爆出濟南某大學一名男生在情人節向單身女教師表白被拒在馬路上裸身打滾后經媒體證實此事發生在河北保定當事人為中年男子事發原因也非求愛遭拒而是精神異常
兩條無中生有移花接木的網絡傳言之所以迅速成為輿論熱點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擊中了公眾的興奮點結婚竟然要交二胎保證金大學男生向單身女教師表白被拒后裸滾這些謠言在新聞淡季里適時而生馬上就引起了轟動春節期間還有一些語焉不詳的新聞在網上廣泛流傳比如上海女孩跟江西男友回家過年因為一頓晚餐引發情感危機連夜返回上海這些新聞的共同點都是網傳涉及的人和事都似是而非缺少細節和證據從專業的角度看就是新聞要素不全
這些缺少事實依據的網傳原本不應該引起這么多的議論因為網傳一旦被辟謠或逆轉很多滔滔不絕的評論馬上成了毫無價值的口水在輿論場里真相遠比一些高談闊論的真理更可貴畢竟事實勝于雄辯在沒有任何真實依據時信口批評民政部門亂收費或者感慨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嚴重做起來很容易聽上去也很有道理但是最怕真相來打臉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人人都有了麥克風難免會有人用歪曲事實的方式嘩眾取寵春節期間的這幾例網傳再次證明在網絡上越是奇葩的謠言越容易得到廣泛傳播在網上聞風而動不辨真假的傳播和議論未經證實的信息說到底是一種非理性的表達習慣稍有不慎就損害了他人的名譽和權利更嚴重的還可以引起社會的動蕩
春節前后網絡謠言趁機傳播的事實也從側面證明在新的媒體環境中自媒體依然不能替代堅守專業精神的傳統媒體只有專業的人才能做專業的事在信息傳播領域也是如此當很多自媒體在謠言之前競爭誰的麥克風分貝更高時是專業的媒體人用專業的調查方式挖掘出了真相讓謠言像泡沫一樣迅速破碎他們的價值已經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