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學制硯,沒畢業(yè)就“被搶”
在學校博物館學習制硯臨近畢業(yè)不少企業(yè)來搶訂青島黃海學院大四學生陳光掌握的一技之長讓他不再愁畢業(yè)找工作日前記者從黃海學院了解到學校博物館利用自己豐富的文化資源創(chuàng)造出更有益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教育形式依托傳統文化打造尚智工坊鼓勵學生用雙手智造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精神實踐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第一件作品賣了800元
10月19日在黃海學院博物館三樓的尚智工坊記者見到了陳光穿著工作服的陳光正在制作硯臺戴著眼鏡的他制作起來非常認真拋光構圖打磨每一道工序都力求精益求精
其實我學的專業(yè)和制硯一點關系都沒有我學的是船舶與海洋工程大三的一天在學校的博物館接觸到制硯從小就喜歡筆墨味兒的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陳光說學校博物館館長范國華當時正在給學生講解制硯知識他跟著就聽了進去
陳光告訴記者他從老師那要了一塊壽山石邊角料跟老師學著雕刻幾天時間雕出了一個小茶壺感覺有模有樣的這讓他更為喜歡制硯我記得我第一次獨立完成的作品是一塊明清盛行的淄石日月硯大約20cm 長13cm寬2.5厘米高整個作品大約用了15天作品完成之后以800元的價格售出當時感覺特別驕傲
博物館成學習載體
黃海學院博物館館長范國華告訴記者他們博物館注意到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傳統文化而硯器制品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和傳統工藝的精華加之精巧的雕刻工藝稀缺珍貴的原材使其既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又有商業(yè)價值加上近年來隨著國學興盛和文化發(fā)展為硯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所以他們充分利用這一發(fā)展機遇趁勢把硯文化做強做大
據了解該學院博物館開展大學教育第二課堂點單式培訓項目并充分利用和發(fā)揮博物館志愿者集聚的文化人才資源優(yōu)勢開展培訓為此開辟了博物館專門進行手工創(chuàng)作場所尚智工坊并成立專門進行手工創(chuàng)作的培訓組織智造社將傳統文化與學校教育以及市場緊密結合在一起
企業(yè)伸出高薪橄欖枝
現在的陳光對制硯越來越癡迷作為大學生的他光買石材就已經投入2000余元陳光說常見的魯硯共有13種現在他已經雕刻了淄石田橫石龜石紅絲石薛南山石浮來山石等11種魯硯還差兩種就湊齊了
記者了解到智造社個別同學已經能夠獨立完成自己的作品目前兩三家制硯企業(yè)已經向陳光伸出橄欖枝其中青島有一家企業(yè)開出10萬元的年薪希望陳光加盟
內容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fā)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