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雖好 不要過量食用
豆腐是以黃豆青豆黑豆為原料經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加細凝固等工序加工而成的烹飪原料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質含量比大豆高且是完全蛋白質營養價值較高豆腐還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磷以及多種維生素中醫理論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
如果你喜歡吃豆腐筆者不得不提醒你豆腐雖然好吃但是不能過量食用本文為大家總結豆腐可以和哪些食物搭配以及過量吃豆腐的危害一起來看看吧
過量食用豆腐有哪些危害
可導致消化不良
豆腐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旦食用過量就會使較多的蛋白質在體內積蓄引起消化不良會使人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的癥狀可引起動脈硬化
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氨酸蛋氨酸進入人體后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人的動脈管壁的內皮細胞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于動脈壁上引起動脈硬化
可引發痛風
豆腐含有較多的嘌呤類物質嘌呤代謝失常是引發痛風的關鍵原因因此痛風患者如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痛風發作
豆腐怎么吃更健康
配點肉令蛋白質更好吸收
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譽是植物性食物中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蛋白質含量更高不過豆腐中蛋白質的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不是非常合理不太適合人體消化吸收
如果在吃豆腐的同時加入一些蛋白質質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互補作用使得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地被人體消化吸收這些富含高質量蛋白質的食物就非肉類和雞蛋莫屬了
因此肉末燒豆腐皮蛋拌豆腐等都能令蛋白質更好吸收
加蛋黃血豆腐補鈣效果更好
就像吃鈣片的同時需要補充維生素d一樣吃豆腐要補鈣就要搭配一些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這是因為在鈣的吸收利用過程中維生素d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豆腐含鈣量較高老豆腐中的鈣比同量的牛奶還多但在吃豆腐時搭配維生素d含量豐富的食物才能使鈣得以被人體吸收蛋黃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因此鮮美滑嫩的蛋黃豆腐是補鈣的優秀菜肴動物的肝臟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也很高所以將白豆腐和血豆腐一起做成紅白豆腐效果也很好
放青菜木耳更健康
豆腐雖然營養豐富但膳食纖維缺乏單獨吃可能會引起便秘而青菜和木耳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正好能彌補豆腐的這一缺點
另外木耳和青菜還含有許多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抗氧化成分搭配豆腐食用更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莧菜等綠葉蔬菜草酸含量較高應先焯一下再和豆腐一起烹調以免影響鈣的吸收(據99健康網)
肉末燒豆腐
主料豆腐500克豬肉100克
調料蔥1/3根姜3片醬油1湯匙鹽1匙水淀粉3匙
做法1.豆腐切成小塊豬肉剁成肉餡蔥姜分別切成末備用
2.鍋中放少量油油熱后放入肉末炒至變色然后放入蔥姜末爆香
3.調入醬油加入清水放入豆腐塊大火燒開
4.調成中火燉10分鐘加入鹽調味然后用大火收湯汁
5.等湯汁快收干時加入水淀粉勾薄芡出鍋時撒入香菜碎或者小香蔥碎即可
海帶燉豆腐
主料海帶豆腐
調料蔥姜蒜料酒生抽胡椒粉鹽糖雞精
做法1.豆腐切成塊先焯一下水去掉豆腥味
2.海帶洗凈切成片
3.鍋中燒油炒香蔥姜蒜下海帶炒加少量生抽然后加水最后把豆腐下鍋
4.水開后加鹽糖雞精胡椒粉蓋上鍋蓋用大火燉燉約20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