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足 IPHONE 6S難續高增長
9月9日當全世界消費者媒體聚焦蘋果發布會時來自中國臺灣的蘋果供應鏈卻一反常態
以前每年蘋果新品發布會前期都是蘋果供應鏈的天堂7-9月蘋果概念股基本是領漲大盤但今年蘋果概念股有點慘淡78月里全部大跌即便是進入9月份也只有少部分股回漲當日一位中國臺灣蘋果供應鏈高層如是告訴記者9月9日中國臺灣證券交易所的近20只蘋果概念股均比7月初的股價下滑了10%-20%
目前蘋果供應鏈主要分布在日本韓國美國中國地區其中鏡頭機殼電池主板連接器等器件基本來自中國臺灣供應鏈
中國臺灣蘋果概念股走衰的一部分原因在于臺股大盤走衰7-9月臺股大盤指數從9375點一路走跌最高跌幅20%跌至7400點但另一大原因則在于今年iPhone6S的材料訂單不如之前幾代那樣‘爆發’該中國臺灣供應鏈人士表示今年的訂單沒有后勁低于預期企業資本遠不如以前興奮根據目前的采購量中國臺灣不少分析師推測iPhone6S很可能會成為iPhone有史以來首款出貨量不如上一代的產品
缺少殺手級創新
歷經多輪曝光的iPhone6S已經沒有多少剩余秘密這款新一代iPhone最大的亮點在于新增玫瑰金配色以及使用ForceTouch技術的壓力屏這種技術允許用戶利用不同力度的觸碰動作來對iPhone作出不同的功能控制游戲開發者對該技術期待甚高因為壓力屏能夠讓油門射擊等游戲擁有更豐富的體驗
但是為數不少的分析師提出疑問這些創新是否能夠讓iPhone6S超越iPhone6的成就?
打破常規的大尺寸屏幕成就了iPhone6的輝煌2014年9月19日iPhone6iPhone6Plus開售多個首發地區因搶購而出現官網癱瘓9-12月間iPhone手機出貨量高達7447萬臺該銷量讓蘋果一舉超越三星首次成為全球出貨量最高的智能手機廠商該季度三星出貨量為7300萬臺
其后兩個季度iPhone出貨量也均同比上漲超過50%分別達到6117萬5300萬臺在2014年9月-2015年3月也就是蘋果2015財年的上半年里iPhone全球銷量1.356億臺同比2014上半財年增長了43%幾乎與2013財年全年銷量持平在此期間iPhone銷售收入達到914.64億美元同比增長56.2%2015年4月底蘋果股價飆升至134.54美元市值達到7700億美元
但iPhone6S無法再次進行屏幕上的突破沿用了iPhone6的4.7英寸5.5英寸的屏幕尺寸而壓力屏則被部分分析師質疑凱基證券分析師蘋果產品預測專家郭明錤曾分析指出人們對下一代iPhone的ForceTouch功能并沒那么感興趣他預測2015年Q4iPhone銷量會在6500-7500萬臺之間iPhone的銷量將會落在去年同期創紀錄的7450萬臺下方這意味著iPhone銷量按年首次出現下滑
前述中國臺灣供應鏈人士也透露壓力屏會讓iPhone6S的厚度略微提升而且如果在下雨有水的環境下壓力屏的感性并不太靈敏前景很難預測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宣布在最新旗艦機MateS中引入壓力屏技術的華為終端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對該技術也并不是太樂觀他表示壓力屏的產業成熟度還有待提高壓力屏究竟能帶來多少體驗變革還是未知數
即便是看好蘋果銷量的華爾街也只是給出了5%-10%的增長預期大大低于iPhone6時代的增長速度
中國市場存挑戰
對蘋果而言iPhone6S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市場的表現
根據蘋果財報2015財年前三季度2014年9月-2015年6月蘋果公司在中國區收入高達462億美元同比增長80%占蘋果總收入的25.3%需要指出的是在2014財年蘋果中國區收入已經高達319億美元是在中國收入最高的科技公司
而且中國市場的一舉一動對蘋果股價影響深遠8月25日美股大跌蘋果股價當周開盤下跌10%跌破100美元但蘋果CEO庫克一封在華業務繼續強勁增長的郵件則幫助蘋果股價重回106美元上方為蘋果挽回了780億美元的市值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中國大陸iPhone6首發晚于全球一個月而這一個月中華為三星均發布了旗艦產品而且華為Mate7出人意料的暢銷一定程度上搶占了iPhone6的市場窗口
這次歷史不會重演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蘋果已經取得了工信部的入網許可證中國大陸將進入蘋果全球首發名單而且似乎是預估了中國消費者的搶購熱情蘋果公司預備了比當初iPhone6更多的備貨2014年iPhone6首發備貨170萬臺而iPhone6S的備貨肯定超過200萬臺
但競爭對手在迅速崛起2014年華為發布旗下首款3000元以上智能手機Mate7并突破500萬銷量而日前華為又發布了旗下首款4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機MateS并明確提出與蘋果三星三分天下的市場宣言
除此之外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增速正在急速下滑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數據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增速為19.7%但2015年這一數字已經跌至1.2%而知名機構Gartner的數據也顯示在2015年之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幾乎看不到增長同時全球市場增速也將在2018年下跌至5%
也許是蘋果對市場也存在疑慮所以并沒有像以往那樣毫不猶豫地猛下訂單前述中國臺灣產業鏈人士如是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