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制劑技術改變傳統食品工業
隨著酶工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酶制劑在食品工業中得到了應用在提高食品安全性方面也有了新進展
■本報見習記者邊慧
自從2014年初賽百味被爆出面包中含有鞋底成分之后熱愛西式糕點的徐向南就自己買了一個烤箱理由是自己動手吃著放心如今她已是下廚房網站上一位小有名氣的美食博主了
像徐向南一樣選擇自己在家烘焙的國人越來越多本月10日國統調查報告網發布的一份關于我國家用電烤箱產業發展的報告指出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擔憂推動了家用電烤箱的普及
這個故事或許可以看作是對蝴蝶效應的一次完美詮釋食品安全的翅膀振一振引爆了家用電烤箱市場的狂歡但是想要吃到安全放心的食物就只剩自力更生這一條路了嗎?
隨著酶工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酶制劑在食品工業中得到了應用在提高食品安全性方面也有了新進展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日葵認為生物酶制劑正在改變傳統食品工業
可替代部分化學添加劑
我國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變成了成分控在超市貨架旁經常能看到有人拿著食品包裝袋翻來覆去地研究配料表盡管大多數人并不了解上面寫的氧化劑乳化劑降筋劑到底是指什么
這些都是化學合成的改良劑消費者拿到手的饅頭面包之所以白白胖胖柔軟可愛而非灰暗掉渣都是改良劑在起作用諾維信谷物加工業務總監崔劍峰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解釋道
以廣受歡迎的全谷物和高纖維食品為例想要成品口感柔韌質地松軟又要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學合成的改良劑其難度無異于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想要解決這一難題就特別需要酶的幫忙崔劍鋒表示
用酶制劑代替部分化學添加劑來改善食品風味在國際上已有應用先例
來自瑞士的食品技術專家吉萊摩百利度博士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舉了一個在歐洲暢銷的使用了清潔標簽的加倍高纖維面包的例子清潔標簽產品意味著配料欄中不出現歐盟編碼的食品添加劑保持食品天然的屬性這款加倍纖維面包使用了全麥小麥粉同時強化了膳食纖維但完全沒有使用硬脂酰乳酸鈉和雙乙酰酒石酸單甘油酯等乳化劑油和糖的含量也較低而是使用了多種酶制劑來調理面團在滿足天然無添加高纖維的同時保持了美味和柔韌
而對于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來說酶制劑的創新研發還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據諾維信谷物加工行業營銷總監弗雷德里克梅爾比介紹傳統淀粉液化過程只有在ph值達到5.5時才能實現因此為了將ph值提高到適合液化的水平需要添加化學品在液化過程結束時還需再次添加化學品降低ph值而諾維信最新研發的全新α-淀粉酶lphera可在低ph值下進行液化這意味著酸堿化學物的用量可減少一半以上此外它還可以延長離子交換的時間反過來減少化學物用量耗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梅爾比說
據估測lphera可讓淀粉加工廠每公噸底物最多節省1至1.2美元如果一家工廠加工50萬噸底物那么采用這種最新的酶制劑每年可節支多達60萬美元
安全性更具優勢
記者查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發現在國標2760中酶制劑被列入食品添加劑大類中的食品加工助劑范疇也就是說酶制劑本身也是一種食品添加劑相對于其他化學合成添加劑來說酶制劑真的安全嗎?
酶的本質是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基本上都是以蛋白質的形式存在王日葵介紹酶本身無毒無味無嗅不會影響食品的安全性和使用價值
此外相較于其他化學合成添加劑酶本身的特性使其在安全性方面更具優勢例如酶具有高度催化性低濃度的酶也能使反應快速進行酶作用時所要求的溫度ph值等條件溫和不會影響食品質量酶有嚴格的專一性在成分復雜的原料中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化學變化等
針對酶制劑安全性的另一個擔憂則是盡管酶有天然屬性但量產的酶制劑本身也是工業產品如何保證生產出來的酶制劑是安全無毒的呢?
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教授陳啟和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在生產過程中酶制劑的安全性主要考慮的是酶生產的微生物菌株理論上如果菌株是安全的且菌株和發酵產物進行過系列安全性評價則一般認為酶制劑是安全的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產酶微生物都是安全的要嚴格按照國家具體的條例規定和管理要求來操作陳啟和補充道食品酶的安全性問題已引起重點關注如何研發出高效安全的食品加工用酶制劑是該領域的核心問題
事實上在食品安全檢測領域酶制劑也開始得到應用
酶聯免疫測定是一項新的免疫學技術由于酶的催化頻率很高所以可以放大反應效果提高測定敏感度近年來這種方法已應用于毒素微生物污染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以及肉類品質等的檢測
再比如酶傳感器是將酶的催化性和特異性與電化學分析的迅速便捷性結合起來從含多種有機物的生物試樣中選擇性地把特定物質迅速測定出來火腿腸中亞硝酸鈉的測定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王日葵說
使用成本高制約推廣
號稱我國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將于10月正式實施陳啟和認為在日益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面前我國酶制劑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研發也應隨之加緊進行
但遺憾的是從傳統食品工業中應用酶制劑的現狀來看國外對酶制劑的依賴程度比較高而我國在傳統食品工業加工中對酶制劑的應用并不多
以傳統釀造酒生產為例目前國內普遍過分依賴曲的作用而對酶的高效應用甚少關注如果能借助酶制劑傳統發酵食品生產中所形成的有害物質能得到一定程度降低比如氨基甲酸乙酯生物胺等有害物質就可以通過研發新的酶制劑進行分解從而得到品質更高風味更佳安全性更優的傳統發酵產品陳啟和告訴記者
在王日葵看來目前在食品加工領域使用的高活性酶制劑普遍價格不菲這是酶制劑應用受到制約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生產高活性低價格的酶制劑將成為今后研究的一個方向此外以固定化酶為代表的酶制劑長期使用或回收再利用也是降低酶制劑使用成本的一個方向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黎高翔則提醒道目前我國酶制劑生產過程仍存在三廢對環境的污染問題比如生產1噸液體糖化酶可產生cod(化學需氧量)高達5000毫克/升以上的廢水10噸因此酶制劑生產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清潔生產政策投入環保專項資金做好自身的排污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