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綸柔性光學封裝材料:助力柔性LED透明顯示
一什么是柔性LED透明顯示屏
柔性LED透明顯示屏是在常規LED透明屏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創新的設計去掉冗余部分使得屏體更加通透輕薄并且具備柔性可彎曲的特質柔性LED透明顯示屏既可以當作常規顯示來使用也可以應用于特殊顯示領域比如用來制作創意異形屏柱形屏球形屏曲面屏等被廣泛應用于玻璃幕墻商場廣告展覽展示創意藝術景觀等場景
二LED軟膜屏
目前柔性LED透明屏產品中輕薄性視覺效果最好的一種產品是LED晶膜屏也叫軟膜屏薄膜屏或柔晶屏等它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產品是通過LED燈珠裸晶植球技術再將元器件固裝在蝕刻有網狀電路的透明柔性薄膜上得到的具有可任意裁剪可曲面顯示高透光率(可達95%以上)超輕超薄等優點
但LED晶膜屏的LED燈珠柔性透明線路板以及金屬網格導線均是裸露在空氣中LED燈珠在受到意外撞擊后極易發生脫落而且金屬線路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受到空氣濕氣紫外線等的影響而發生氧化老化最終造成線路短路等異常情況不僅影響了產品的使用效果也影響了產品的使用壽命
針對以上問題目前有廠家依照LED晶膜屏的燈珠位置和間隙大小把雙面附有膠層的硬質透明板材挖出對應的燈珠孔位再把LED晶膜屏和板材粘結在一起并透過板材上的膠層把LED晶膜屏再安裝到玻璃上這種方法保護了LED燈珠免受撞擊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絕大部分金屬線路并可以使產品在玻璃上平整貼附
但在實際的適用過程中這種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板材挖孔位置LED燈珠焊腳以及周圍的金屬線路沒有完全保護起來
2硬質透明板透明板上的膠層由于材料特性不同受季節變化天氣冷熱變化的影響比較大產品貼在玻璃上后容易發生翹角和氣泡
3產品只能用于室內場景戶外的標牌廣告藝術景觀等應用場景受到限制
4硬質透明板材板材雙面貼附膠層板材挖孔等耗材費用以及加工費用較高造成產品的成本大大提升
三新綸柔性光學封裝材料
針對目前LED晶膜屏在使用中存在的撞燈線路氧化等問題以及LED晶膜屏戶外應用場景的限制新綸光電研發團隊在2019年推出了適用于LED晶膜屏封裝保護的柔性光學封裝材料并配合客戶成功地應用于多個戶外顯示項目
新綸柔性光學封裝材料分為室內和戶外兩種除了具有無毒無味安全環保的優點外還具有無色透明(透光率≥98%)收縮率小(<0.1%)耐高溫(95℃)/低溫(-40℃)性能耐紫外線照射耐鹽霧長期使用不變黃等特點
經封裝保護后的LED晶膜屏其整體性能可以獲得大幅提升如
1提升對LED燈珠的防護效果光學材料完全包裹LED燈珠及焊接處防止燈珠脫落
2提升顯示效果LED燈珠與保護面板/玻璃間不存在空氣層可減少光損失提升亮度和減小功率
3提升對線路板和金屬線路的保護光學材料完全覆蓋住線路板及金屬導線防止因導線損傷氧化造成的線路短路
4提升防塵防水防潮防撞的性能提升LED屏整體的適應性與可靠性延長使用壽命
此外經封裝保護后的LED晶膜屏還具有以下特征
1輕薄封裝保護后的LED晶膜屏厚度在1.5-3mm單位面積重量≤2Kg/m2
2高透光率柔性光學封裝材料不會改變原有LED軟膜屏的透光率
3柔軟可彎曲可裁剪適應弧形結構適合曲面顯示
4安裝維修維護方便可針對性更換死燈不需要廢棄整塊屏幕
5耐候性好產品可耐高/低溫耐紫外線戶外產品可耐水淋耐鹽霧
6整體成本相對挖孔貼合要低
四結語
作為當前LED顯示屏市場的寵兒LED透明屏隨著產業鏈技術不斷成熟和成本的持續下降伴隨智能新零售沉浸式視覺等概念在顯示領域越來越炙手可熱早在2012年美國市調機構Displaybank在其透明顯示器技術與市場展望報告中就曾大膽預測 到2025年 透明顯示的市場產值約872億美元 毋庸置疑作為透明顯示領域重要組成部分LED透明屏市場前景十分可觀而柔性LED透明屏作為LED透明顯示屏細分領域的后起之秀其出色的性能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納這也預示著持續的創新在LED顯示領域發揮的關鍵作用柔性LED透明屏想要在LED顯示領域獲得進一步的發展需加大科技投入與創新力度并與產業鏈上下游的設備材料廠商通力合作根據市場的終端需求完善產品這樣柔性LED透明屏開疆擴土的腳步才會逐步加快
新綸光電材料(深圳)有限公司致力于為智能觸控行業功能材料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所開發的高靈敏度觸摸屏用有機硅OCR/LOCA產品應用于在顯示部件如蓋板玻璃觸控傳感器和LCD模塊各個組件的全貼合過程中利用有機硅OCR/LOCA和A/R玻璃配合完美解決觸摸屏與顯示面板之間的空氣層的光損失問題在陽光下可以將對比度提高400%提升觸摸顯示屏在戶內外的可視性由于高靈敏度觸摸屏用有機硅OCR/LOCA在-50-200℃的范圍內能夠長期使用可提高顯示屏的可靠性能從而延長顯示屏產品壽命與框貼組件相比高靈敏度觸摸屏用有機硅OCR/LOCA還能降低外力沖擊的影響提升抗沖擊性能和耐彎曲強度增加觸摸屏的可靠性液體有機硅OCR/LOCA能夠在較寬范圍的調節產品的貼合厚度更好的填充油墨和涂層的間隙并實現更纖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