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辨別銅墨盒收藏真假幾條小秘訣
銅墨盒最早起源于清中期同治時期(1861年至1875年)大多以白銅黃銅制作外殼以紫銅為內膽有的也輔以鎏金白銀鑲嵌民國書畫刻銅由書畫家文人學士繪制其稿金石刻銅家雕刻完成當時從事這一雕刻工作的藝人很多最有名的如張樾臣張壽臣陳師曾姚華姚茫父陳寅生等刻銅名家位刻銅文化留下豐富的一篇
隨著刻銅文房收藏的日益火爆和從業人員仿刻意識技術的逐漸提高仿刻已出現了一些新的動向比如一眼假的地攤貨比前些年少了新盒新刻情況也比以前少了因為藏友們的鑒賞能力強了這些小兒科的東西無法生存了目前銅墨盒的仿刻主要集中在素盒和普盒上在素盒和普盒上作偽成本低并容易以假亂真買一方素盒的價格甚至低于造一方新盒的成本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
一是仿刻雙鉤字軍政題材墨盒鎮尺一直是仿刻的重災區名人效應使然當官的名頭大所以過去仿刻軍政名人款的較多主要表現在后加款上而近段時間在老素面盒上加刻民國時期軍界政界教育界口號的仿品經常出現且以雙鉤線刻為主落款大小名人和大小政府機構都有雙鉤線刻為美術體比較好仿同時軍政題材墨盒當年以獎勵和公用為主多為一般工匠所為較為容易仿刻
二是仿刻五面工一方普盒只有千八塊錢甚至幾百塊錢而在盒體的四面加上刻工那價格就是成幾倍的增長了在滿工墨盒中四面工好刻一些所以要重點防范方型墨盒圓形墨盒四周加刻紋飾構圖不好把握而且圓活比片活難度大容易露馬腳盒體后加刻四面工多以普通山水花卉金文瓦當為主與普盒盒面內容和老刻水準差不多挺迷惑人的目前已見過多方五面工仿品
三是仿刻青銅器晚清民國非常珍稀的上古禮器被鹿鳴等刻銅高手繪刻到了墨盒之上加之多為榮寶齋等名店出品極大抬升了青銅器圖案墨盒鎮尺的價值和地位因利益較大難免成為仿刻的重點青銅器圖案以幾何圖形為框架紋飾以點刻為主對刀痕的深淺虛實粗細等變化要求不多還因不是個性化畫稿少有風格特點可以分辨所以老素盒上仿刻青銅圖案很容易以假亂真應該引起足夠警覺
四是仿刻金文體金文在墨盒上不被重視價格也較為低廉除五面之外仿刻的較少但是在老素面仿圈上加刻金文的情況比較多特別是有一種可以折疊活動的仿圈即打開是仿圈合起來當鎮尺用后加刻紋飾的這兩年特別多當年金文應用在墨盒上以美化為主具有書法和美術雙重功效有的用雙鉤線刻表現以排列組合為美由于字不好認和讀不懂仿刻的如何不好判斷加上仿圈面積小所以容易看走眼
五是仿刻書上的很多年前范大鵬先生就多次提示過按照書上的藏品進行仿刻的情況十分嚴重一定要多看刻銅出版物書刊上著錄的東西多為精品并且上了書的都有一定的附加價我在某地的古玩市場內見過專門仿刻和給墨盒后加款的店鋪生意非常好桌子上擺著四五本刻銅書想在老素盒上加刻什么內容自己從書上選隨著刻銅出版物的增加仿刻書上的情況會越來越多必須多看書認真看才能避免上當
六是仿刻普通款前些年后加款主要盯著大名人用力如加刻寅生張壽臣姚華蔣中正宋哲元等等由于名頭太大盒子太普通容易被識破加上藏友們對大名頭的東西已經有所警惕因而近兩年仿刻款識的級別開始下降后加小名頭款的比較多了如縣團級以下的還有一種趨勢在無款普盒上后加刻普通人款和紀年款由于現代刻銅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從業人員的鐫刻技藝已經不低于民國時期的普通工匠了仿刻出的款識早已不是過去那種歪歪扭扭的字跡了這種有一定模樣的普通款不太引人注意極易蒙混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