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平:蘭西汽車亞麻坐墊要做成工藝品
透視中國亞麻名城的背后
蘭西位于呼蘭河下游有70余年的亞麻種植史素有中國亞麻之鄉中國亞麻紡編織名城的美譽2000年以后全縣亞麻種植面積常年都在10萬畝以上最好年份達28萬畝占全國的1/8占全省的1/4
秋冬交替時節正值蘭西亞麻產品的訂貨銷售旺季全縣城鄉300余家亞麻編織企業生產形勢紅火不但大小車間里織機聲聲就連分布在各家各戶的炕頭車間也忙得不可開交
據縣長王秀平稱亞麻是蘭西縣的黃金產業其對財政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7%拉動就業10.3萬人規模最大的亞麻汽車坐墊行業占全縣GDP的1/3為全縣支柱產業同時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均來自亞麻坐墊
緣何崛起?
蘭西走上亞麻加工的路頗有些歪打正著的味道
2001年蘭西縣惟一的一家由省里下放的亞麻紡織企業黑蘭麻紡公司停產蘭西成了無工業縣
出于生計該廠下崗工人于長富和愛人用亞麻紗下腳料手工搓繩編了3套亞麻汽車坐墊打算拿到南方去賣剛踏上火車這3套坐墊就被人看上了對方開出每套3000元的價格于長富每套只收了對方1200元回來后夫妻倆立即組織一批下崗工人一起干通過改造南方風雨線外皮制造機械發明織繩機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于長富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到了王秀平等縣領導耳中正在為蘭西縣如何脫貧致富發愁的王秀平想蘭西有亞麻種植業的良好基礎何不利用現有農業資源和優勢發展一條亞麻產業鏈?
短短幾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蘭西的亞麻產業急劇膨脹2002年以來亞麻產業經過裂變式發展集群式擴張亞麻企業在蘭西遍地開花目前蘭西縣共有340多家汽車坐墊生產企業其中上規模的有50~60家全國除中國臺灣西藏以外均有蘭西亞麻企業的經銷商同時行業誕生了一批如蘭亞綠地冰天綠源等亞麻編織品牌
企業手拎肩扛出門賣墊子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經銷商紛紛慕名而來王秀平告訴記者蘭西亞麻產品已經暢銷國內30多個省市自治區亞麻紗布汽車坐墊等還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誕生經紀人
王秀平說本世紀初蘭西承接了產業轉移開始在家庭作坊里做起亞麻產品做多少就賣多少的市場讓蘭西亞麻汽車坐墊供不應求
在亞麻產業迅猛發展的態勢下一些有經濟頭腦的當地農民找到商機一個新時代的職業亞麻編織經紀人在蘭西誕生全縣已有300多名農民經紀人活躍在企業和農戶之間這些經紀人上聯企業下帶農戶收入在10萬元上下
郝金鳳是康榮鄉榮崗村西楊樹林屯的一名普通農民2005年她和眾多從土地中解脫出來的農民一樣成為閑置勞動力經調查她發現部分亞麻企業生產車間向村下移于是她和村里幾個姐妹嘗試學習亞麻坐墊編織
漸漸地同村的人都找她學習編織技術郝金鳳就先后聯系到十幾家企業簽訂常年供貨合同接活后再下發到村里各家各戶她的下線也從康榮鄉境內逐漸擴展到周邊鄉鎮和市縣
走進另一位麻編經紀人劉忠民家屋里坐滿了人炕上地下十來個婦女你一言我一語師傅是郭秀蘭由她指導姐妹做活她介紹說手工編織墊子一套能掙80元不用出門兩天能掙一袋大米錢呢
紅星鄉武家村的婦委會主任柳常利積極與亞麻企業聯系把編織原料帶回村里發動婦女們搞亞麻編織一下子就帶動該村300多名婦女從事手工編織農閑季節80%的農民參與手工編織去年人均收入都在3000元到5000元
截至目前該縣已有綠地蘭亞綠源精美等85家企業下移編織車間180多處15個鄉鎮200個屯超過10萬人從事亞麻坐墊手工編織年增收超過3億元
蘭西縣委書記楊文波介紹說亞麻加工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因地制宜把城鄉二元經濟結合起來把增收項目送到老百姓炕頭上給老百姓一個就業增收的支點脫貧就有希望了
急需新鮮血液
2002年以后蘭西先后獲得國家及省投資金2344萬元自籌資金1000萬元建成7個總面積11.9萬畝的亞麻種植開發項目區經過發展的初期階段蘭西的亞麻產業到了關鍵時刻
為了提高農民種植亞麻的積極性縣政府對農戶進行補貼每畝地給農民的各項補貼達70元以后會對這一模式進行改革讓企業和農戶建立直接聯系由企業給農戶進行補貼
王秀平說現在蘭西亞麻汽車坐墊僅是工業品將來要做成工藝品要具備一定文化內涵現在高檔服裝上都用了亞麻中國亞麻服裝市場還處于中低端今后企業研發會朝高檔化走
在采訪中縣政府和企業都說人才很缺據了解目前我國的紡織類大學中幾乎沒有亞麻專業培養亞麻人才基本要靠實踐沒有三年五年的時間想比較透徹地了解亞麻生產的整個環節是比較困難的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幾年大批已經成熟的人才卻大量外流目前全縣已經培訓的亞麻紡織工中有30%成了上海江浙等地的技術人才剩下的70%還遠遠滿足不了本地的需要
資金的緊缺不僅讓企業在拓展過程中遭遇困境也是人才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中小企業貸款難呀全縣300多家企業真正用到的銀行貸款只有不到300萬元王秀平無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