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織布機一天能織4米布
當在寶雞高新區千河鎮俱劉村一組黃炳愛家見到老式織布機時漢樂府木蘭辭中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不覺浮現于腦海不禁仔細地打量起這個歷經歲月的織布機來
它由主體兩個滾筒擋板踏板綜(織布機上使經線交錯上下分開以便使梭子可以順利通過的裝置)繩索杼(百十根緊密相排的小竹條)等構成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沒有見過這種織布機更不用說知道它怎么用了
67歲的黃炳愛坐在織布機前只見她手腳并用配合靈巧伴著梭子左來右往的每一次啪嗒聲是框的撞擊聲而框的主要作用就是用固定在它前面的杼把梭子引過來的每一條緯線砸實在布面上黃炳愛的雙腳有節奏地一上一下來帶動織布機子上的兩個綜隨之交替上下每一個綜各帶動一半的經線它們的每一次上下都裹住梭子引來的一根緯線如此的動作不停地反復著織成的布在一點一點地變長
其丈夫劉泉奎介紹織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熟練一個人織得熟練時甚至可以不用眼看只用雙手和雙腳機械地配合就可以很快地織起來像他老伴這樣的熟練程度一天可以織4米長的布
內容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