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都的傳說——巧制皮旋子
過去皮毛作坊里鏟皮用的家當是皮鏟皮毛師傅們貓腰弓脊兒用皮鏟把皮革上的殘渣剩油鏟下來這家當不知道用了多少輩子了凡干皮行的都見過現在一些皮毛個體戶還在用這家當那么在用皮鏟以前人們鏟皮用什么呢?用旋子說起這旋子來知道的人兒就不多了
這皮旋子是圓形的半尺多的直徑平面稍有點兒凹就象個砸了兩錘子的大銅錢周邊開著刃兒中間一個四方孔兒安著木頭把兒皮毛師傅把皮張蹦在架子上用這玩藝兒往下刮那皮渣剩油據說這皮旋子是辛集獨一份別處沒使這玩藝兒的這皮旋子是怎么來的呢?據說是從辛集一個馬皮匠那里傳下來的
說是在兩千多年前戰國紛爭最后被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各地方官更為討好皇上求得封賞千方百計搜尋地方上的奇珍異寶進獻皇上這一年鉅鹿郡守想到自己治下辛集出皮貨那皮毛質地優良天下無雙就想弄一批上等的皮貨進貢給皇上于是帶著軍卒來到辛集各皮店里挨家驗看凡是皮革上品便無償征用皮革業戶敢怒而不敢言幾天工夫便搜刮了幾車上等皮貨其中馬皮匠的一件紅狐皮袍最為名貴
這馬皮匠爺倆兒作皮兒每年春天爺倆兒推者輛小拱車兒帶上些針頭兒線腦兒到東北深山老林里去換雜皮一去就是三個月回來把雜皮制裘再換糧米以糊口這件皮袍就是從東北深山里討換來的紅狐皮制成狐裘做成皮袍舍不得賣又舍不得穿就一直在家里這么放著沒想到到頭兒來被官家搜刮了去
鉅鹿郡守帶著一車上好的皮革去晉見始皇三呼萬歲呈上貢品秦始皇一見龍心大悅特別對那件紅狐子皮袍愛不釋手不僅重賞了鉅鹿郡守還令工匠特鑄御封銅錢一枚賞賜給制作紅孤皮袍的馬皮匠
這枚御制的銅錢大如碗口圓邊方孔上鑄御賜二字看著挺氣派就是不能花為什么呢?一來花用的銅錢沒那么大這大銅錢上邊只有御賜二字又沒標明價值不能花二來這是皇上賜給的東西只能供奉起來不敢隨便動用馬老漢只好把這枚銅錢放在沖門桌上象供神一樣這么供了起來
過了些年秦始皇死了秦始皇的兒子做了皇上就是秦二世想的是一世二世的世代傳下去沒想到二世做皇上沒幾天秦朝就滅亡了這皇封御賜的東西也就不值錢了
再說馬皮匠的兒子跟著他爹學制皮挺有心勁那時工藝非常簡單皮子熟出來后那上邊的殘渣剩油挺難往下刮因還沒有專用工具什么剪子啦菜刀啦模著什么就使什么什么使著也不順手這一天馬皮匠的兒子刮皮累得腰酸背疼在屋里轉轉悠悠地看見了那枚大銅錢心里說這玩藝兒刮皮倒能行反正放著也沒用了就拿出去當了刮皮的刮子他手拿銅錢這么一試吧還真好使就是滿把抓著費點勁兒要按上個把兒就輕巧了他削了個把兒按在了錢孔里這邊上要快點兒就好使了他在石頭上磨呀磨把周邊磨出了刃兒這中問兒要洼點兒就更順手了他用石頭把銅錢的中間砸了砸砸成了中間兒洼四邊翹經他這么一折騰還真成了件刮皮的好家當手握著木柄連刮帶旋又輕巧又出活兒周圍的皮匠們聽說馬皮匠的兒子制了件刮皮的好家當干活又快又干凈都到他的皮作坊里來看這個使使那個試試問他這玩藝兒叫什么?他隨口答道叫皮旋子于是人們回去都照那樣子制皮旋子刮皮就這么著這皮旋子就在辛集一帶實興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