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曉健康管家:1700HZ的心率采集強在哪里
對于智能硬件來說醫療領域是個它們一直想進入但又非常難進去的領域一方面是醫療級別的器材其售價都非常昂貴和目前智能硬件的廉價趨勢相悖而另一方面醫療的背后是醫院這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體系即便你的東西再好醫院不承認你記錄的數據那么一切還是白搭但還是有很多人不信這個邪偏偏要在這個領域里試一試
心曉健康管家是一款記錄心率和呼吸的智能硬件通過放在枕頭下的記錄板與數據盒子相連板子記錄數據將數據傳輸到盒子中再通過藍牙將數據傳到手機中由App進行管理市面上能夠記錄心率的硬件很多但龐志強認為自己的產品和他們并不是一回事
以下是雷鋒網記者和中科新知科技CEO龐志強之間的對話
說是健康管家那么如何用這個產品來管理自己的健康?
龐志強是這樣現在很多心腦血管疾病都會先在心率和呼吸中顯現出異常所以如果能及時準確的掌握自己的心率和呼吸數據那么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就有了極大的幫助意義舉例說明的話普通人的心率應該是60~80次/分有研究報告指出如果心率超出正常范圍10%那么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增加46%超出20%風險增加89%而對于經常運動的人來說他們的基準心率就要低一些即使增加一些也在正常的心率范圍內但其患病的風險同樣增加了所以對身體恒常性的監測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個性化數據才能得到更加準確的風險預測而每天睡眠的時候正是監測身體數據的最佳時機
1700Hz的心率采樣頻率意味著什么?
龐志強很多人覺得一個心率監測像現在的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甚至手機都能夠做到為什么我要買你這個東西呢?但是他們不知道現在其它智能硬件采樣率都很低跟我們的產品差的太多了所以在數據量和精度上兩者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高采樣率和低采樣率帶來的最大區別就是我們的產品能夠完成HRV心率變異性監測清晰的描繪出心率的波形圖無論是波峰波谷還是間隔都能夠準確的測量出來而那些低采樣率的設備只能夠告訴你心率是多少下它們是描繪不出準確波形的而早期心腦血管疾病在心率波形中就能看出倪端
做到1700Hz的難點在哪里?
龐志強理論上來說采樣的頻率越高你得到的數據也就越準但是當采樣率提高的時候它的噪聲相對的也會提高你要區分哪些是有用的數據哪些是無用的數據這對于算法的要求就非常的苛刻只有算法能夠達到要求的時候1700MHz的采樣率才能帶來精度的上的提升
那對于采樣率來說業界一般的標準是多少?
龐志強我們產品的采樣率可以達到醫院心電檢測儀的2倍左右目前醫院心電圖的采樣頻率一般在1000Hz左右也有的還要低一些這樣的采樣率足以達到醫療級別你看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智能硬件產品他們采樣的頻率都太低遠遠談不上醫療級
隔空測量心率是如何實現的?
龐志強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定幅度的人體抖動這個抖動是被動的你無法控制的比如說攝影師的相機為什么需要三腳架和光學防抖?就是因為人體抖動是無法避免的抖動會帶來振動而我們的產品會根據振動的信息通過算法將其傳遞的信息計算出來就能夠形成心電圖波形了
而其他的智能硬件的檢測方法則有所不同比如AppleWatch采用的「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這種技術基于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血液是紅色的因為它可以反射出紅光而吸收綠光因此AppleWatch采用綠色LED燈搭配上感光光電二極管來檢測任何時刻流經手腕血液的流量當用戶的心臟跳動時會有更多的血液流過用戶的手腕綠光的吸收量也會越大在心臟跳動間隙血液流量減少導致綠光的吸收也會減少通過每秒閃動數百次的LED燈AppleWatch可以計算出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也就是心率
智能手機也是類似用能夠照射到皮下毛細血管的光照無論是第三方軟件還是專門的心率監測器都能夠達到比較準確的心跳頻率但他們無一例外的都無法得到清晰準確的波形圖
除了心率之外這款產品還可以檢測呼吸狀況?
龐志強是的現在很多體型較胖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狀況嚴重的就要去醫院做睡眠監測但一次監測的數據肯定是有所缺陷的而一直去監測的話麻煩不說費用上更難以接受前面也說了我們的產品能夠將通過算法將心率和睡眠的振動分別測算出來所以除了心率波形之外我們也能夠顯示呼吸的波形無論是深呼吸還是淺呼吸都會在呼吸曲線上顯現出來根據曲線的顯示你能判斷呼吸是否正常和順暢也可以通過和之前的曲線對比來及時發現問題
那么這款產品有報警功能嗎比如心率和呼吸突然異常或者消失的時候
龐志強其實你很難分清楚那些事真的異常哪些不是比如晚上起夜的時候你的心率和呼吸就消失了那這算不算異常狀況呢?如果加入報警功能那么可能報警的次數會非常頻繁而且這種功能并不能保證能拯救危機時刻如果不幸有人去世我們要不要負責任呢負得起嗎?所以還是講預防放在平常才是最科學的
目前市場上有同類型的產品嗎?
龐志強以色列有和我們類似的非接觸式睡眠監測產品但是售價高達7000美元這個是絕大部分家庭都承受不了的因為國外的產品在開賣的時候基本上都會把整個研發成本都攤到售價上去但在國內是絕對行不通的所以我們想先進行推廣把價格壓到3000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