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氨甲環酸的Z-異構體提高注射液質量
氨甲環酸又稱止血環酸凝血酸氯化鈉注射液是近年上市的新制劑主要用于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亢進所致的各種出血以及富有纖溶酶原激活物臟器的外傷或手術出血但是在其制備過程中易產生乳光導致澄明度不合格國外藥典對氨甲環酸原料中Z-異構體規定了限度(大多為0.5%)佳誠醫藥公司的技術人員對不同廠家的氨甲環酸原料進行研究后發現通過控制重金屬離子pH值滅菌溫度等因素可使氨甲環酸氯化鈉注射液中的Z-異構體的含量在規定的范圍內保證溶液不產生乳光從而使溶液的澄明度符合要求
控制氨甲環酸原料
技術人員選擇了不同廠家的氨甲環酸原料在相同的條件(pH值滅菌時間溫度壓力等)下進行實驗對原料及注射液中的Z-異構體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檢測方法為用硅膠作填充劑以正己烷-無醇氯仿-冰醋酸(120誜80誜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420納米流速為1毫升/分鐘理論板數按Z-氨甲環酸峰計算應不低于2000結果表明氨甲環酸原料中的Z-異構體對氨甲環酸氯化鈉注射液中的Z-異構體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控制原料中的Z-異構體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藥品的質量
pH值應在6.5~7.0之間
我國藥典對氨甲環酸注射液的pH值規定為6.0~7.5佳誠醫藥公司的技術人員在pH值6.0~7.5之間進行了多組試驗在pH值為6.16.36.57.07.5時Z-異構體的含量分別為0.35%0.26%0.15%0.13%0.11%由此可見隨著溶液pH值的升高Z-異構體的含量降低因此在調節pH值時要精確溶液的pH值最好在6.5~7.0之間
115℃滅菌30分鐘
氨甲環酸氯化鈉注射液滅菌條件的控制非常重要若控制不好氨甲環酸氯化鈉注射液中的Z-異構體將會明顯增加從而影響澄明度
在滅菌過程中首先要控制好滅菌溫度溫度過高會使Z-異構體增加一般應控制在115℃左右其次滅菌的時間也不能過長應在30分鐘左右滅菌結束后要及時冷卻取出產品
減少重金屬的影響
生產大容量注射液時配液環節通常在不銹鋼罐中進行經過多次實驗技術人員發現產品易產生乳光造成質量不合格的原因是氨甲環酸藥液與重金屬發生絡合反應在配制時對罐壁與藥液間施以微電壓阻止重金屬向藥液流動即阻止重金屬與藥液發生絡合反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氨甲環酸氯化鈉注射液中Z-異構體的產生確保產品質量穩定
另外由于氨甲環酸的制備過程中有氧化-還原反應需用重金屬離子作為催化劑所以在原料合成時應注意控制重金屬離子以減少Z-異構體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