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壁畫工藝4000年前或已確立 神秘綠色顏料來源成謎
化工網訊涂料工業
距今4000多年的石峁遺址是中國已發現史前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近日《西安日報》記者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專家在對石峁遺址出土壁畫制作材料及工藝進行分析研究后發現石峁壁畫無論在制作工藝還是繪制技法上均與漢代及其以后的壁畫較為相似可能暗示著中國早期壁畫的基本制作工藝及繪制技法早在4000多年前或者更早的時期便已經基本確立
神秘綠色顏料來源成謎
石峁遺址位于陜西省神木縣西南40余公里處的高家堡鎮洞川溝附近的山梁上因大量流散于海內外一些文博機構的玉器而聞名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陜西的考古工作者在石峁遺址內陸續發現了近200塊壁畫殘塊部分壁畫還附著在墻體上這批壁畫成層成片分布在石峁遺址外城東門址內壁畫以白灰面為底使用了鐵紅鐵黃炭黑以及綠土4種顏料繪制出各種幾何圖案其中最大的壁畫殘塊約30厘米見方其中鐵紅在舊石器晚期山頂洞人遺址下室發現的人骨周圍就有赤鐵礦粉末鐵黃作為黃色顏料使用則較少石峁壁畫上發現的鐵黃顏料應該是目前所知該顏料的最早應用實例炭黑是我國古代使用最早的黑色顏料之一自新石器時期開始得到使用直到秦漢時期才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石峁壁畫表面炭黑顏料為該顏料在我國早期的使用增添了新的實物證據
至于綠土在古代作為綠色顏料使用集中在公元前3世紀以后而更早的應用實例還未見報道石峁壁畫上發現的綠土顏料是該種顏料目前所知最早的應用實例此外一般認為提取該種顏料的海綠石是在水深100~300米的淺海環境中有蒙脫石存在的情況下緩慢沉積而形成但石峁遺址地處黃土高原腹地距離海洋較遠所以為關于石峁壁畫上綠色顏料的來源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壁畫制作工藝4000年前或已確立
中國古代壁畫的現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期等級題材藝術風格以及內容考訂等方面而壁畫的制作工藝以及繪制技法的研究向來是一個薄弱環節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石峁壁畫的繪制過程是先以陰刻起稿線進行整體規劃然后再以各種不同顏料繪制圖案而在石峁壁畫上發現的起稿線應該是目前陰刻起稿線在我國的最早應用實例
考古人員將這批石峁壁畫與漢唐時期壁畫進行對比發現石峁壁畫無論在制作工藝還是繪制技法上均與漢代及其以后的壁畫較為相似可能暗示著中國早期壁畫的基本制作工藝及繪制技法早在4000多年前或更早時期已經基本確立后期壁畫不過是繼續沿用和豐富而已
從石峁壁畫顏料層遺留的痕跡來看繪制圖案的工具可能是毛筆一類的軟工具雖然在考古出土的毛筆實物時代較晚但毛筆的出現時代應該較早那么石峁壁畫顏料層上的痕跡是否表明毛筆商代之前就已經出現并得到了應用目前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壁畫表面的涂抹痕跡或是毛筆一類的軟工具留下的
中國壁畫或起源于北方農牧地區
目前學界公認壁畫最早出現在中東地區而在中國早期古文明的眾多考古發現中考古專家已經發現了許多東西方交流的蛛絲馬跡那么壁畫在中國的出現是否受到了中東地區的影響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專家很謹慎表示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包括這次石峁壁畫在內從現有的考古資料可以看出中國早期壁畫最早可能是用于房屋建筑的裝飾自西周開始才出現在墓葬之中而且先秦時期壁畫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且多在農牧交錯地帶在專家看來這或許暗示了中國壁畫起源于這一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