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食桐油果多人中毒 路邊的野果不要采
桐油樹
又名麻風樹假花生樹等灌木或小喬木具水狀液汁樹皮平滑枝條蒼灰色無毛葉近圓形至卵圓形長 7~18厘米寬6~16厘米頂端短尖基部心形正面亮綠色背面灰綠色果實呈橢圓狀或球形長2.5~3厘米花期9~10月其原產地在加勒比海島上現已廣泛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那種樹上結的果子看起來和板栗很像我們就摘了一些吃沒想到集體中毒了11月16日市民夏先生向記者反映
當日上午夏先生和朋友在云夢山游玩時在半山腰路邊看到一處樹叢上面結有很多棕色果實
有個朋友開玩笑說山上的野果是綠色無公害果子吃了肯定有益無害我們就摘了不少來吃夏先生說
這種棕色橢圓形的果子大的和板栗個頭兒差不多小的和花生差不多大剝開外殼后里面的果實呈籽兒狀味道和花生有點兒像
大家分吃過后開始有說有笑地繼續爬山沒走幾步夏先生突然感覺鼻子一熱用手一摸才知道流鼻血了繼而出現腹部絞痛癥狀同行的幾位朋友也相繼出現頭暈嘔吐現象
我們當時就感覺不對勁兒趕緊找人求助把我們送到山下衛生所夏先生說食用過果子不到10分鐘大家都陸續出現惡心腹瀉渾身乏力等癥狀
到達衛生所后醫生看到他們帶下來的果子后告訴他們這是野生桐油果含有毒素
經過12多個小時的治療和觀察夏先生和朋友脫離了危險
現在我們的惡心腹瀉癥狀好得差不多了就是還感覺渾身沒勁兒不想動彈夏先生說經過這次教訓今后他們不會再隨意采摘野生果實食用了
新聞名詞
桐油果
桐油果是桐油樹的果實內含桐油它對黏膜有刺激性人體吸收后會對肝腎造成損害中毒嚴重者可能死亡由于桐油果的味道與花生相似因此經常有小孩兒誤食桐油果可用來榨取桐油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
誤食桐油果中毒的搶救方法中毒輕者可大量飲服糖水或淡鹽水中毒較重者應立即催吐洗胃導瀉嚴重者應盡快送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