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及表面處理技術研發熱點
表面處理網訊
1.電鍍技術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的一些應用
2013海峽兩岸電子電鍍會議上中國臺灣清華大學和大同大學教授在關于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動態的兩篇報告《結合表面改質與奈米鉑觸媒并應用于染料敏化太陽電池之對電極量產制程開發》以及《Pt-and TCO-free flexible counter electrodes for dye-sensitizedsolar cells》中開創了兩階段浸鍍法(two-step dip-coating)制作納米島狀Pt對電極并成功用于玻璃基板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對電極本方法不僅鉑使用量極低且制程簡單更具有優異的催化性能及耐久度是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對電極技術中最具有競爭性的一種
2.超臨界流體在表處理中的應用
超臨界流體是指溫度與壓力均超過臨界點的一種特殊狀態特別是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公認是一種綠色的溶劑在其中可獲得性能優越的金屬鍍層在前處理方面也有極好的效果當它與離子液體聯合應用時可以大為拓寬其在金屬電沉積方面的應用范圍上海大學鄢浩副教授在這方面做過不少開創性工作
3.離子液體中電沉積
離子液體即在室溫或近室溫溫度下呈液態的完全由離子構成的物質從電沉積角度看兼備高溫焙鹽的水溶液的優點可以鍍出水溶液中無法單獨直接析出的金屬如AlTiWMo上海交大郭興伍教授課題組發表的---《氯化膽堿-尿素離子液體中Zn的電沉積行為及其在AZ91D鎂合金上的電鍍研究》指出此體系不吸水---很有發展前景;哈爾濱工業大學安茂忠課題組也有多篇有關論文發表;上海大學周尉副教授也在開展研究工作
4.硅烷復合稀土轉化膜技術以及雙層膜技術有重大突破
硅烷復合稀土轉化膜技術是一項環保并有可能取代傳統的鉻酸鹽和磷酸鹽轉膜的轉化膜新技術其保護特性很好,只是有機硅膜的穩定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2013北京網表面處理報告會上Chemetall公司推介了一項Oxsilan技術已在汽車生產表處理過程中完全取代了傳統的高污染的磷化工藝已在全球多個國家數十條生產線上應用可以稱為革命性的突破
5.金屬銅表面轉化膜技術也有很大突破
新加坡星化學公司在銅保護劑方面也取的不少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據了解航天工業中部分鍍銀的部件已改用鍍銅加保護劑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節約了成本因此表面轉化膜技術前景極好
6.電沉積納米超疏水鎳薄膜材料
由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李明教授課題組開發的電沉積方法制備微納米分級結構超疏水鎳薄膜,取得很大進展見
在不同電流密度和時間下電沉積鎳薄膜的掃描電鏡照片a電流密度10A/dm2沉積30秒b電流密度5A/dm2沉積1分鐘c電流2A/dm2沉積5分鐘d電流2A/dm2沉積10分鐘
平滑表面上液滴與表面有最大的接觸面積納米針錐陣列和微米針錐陣列結構液滴與固體表面的接觸面積相應減少而具有微納米分級結構的表面液體與固體有著最小的接觸面積
四種不同表面的潤濕性示意圖(a)平滑表面(b)納米針錐陣列表面和(c)微米針錐陣列表面(c)微納米分級結構
7.真空鍍與電鍍有機涂層相結合技術
真空鍍與電鍍相結合是一種新趨勢由于有一定的技術經濟優勢不斷有新的品種出現以下為幾個應用實例
1屏蔽布滌綸布上真空濺射鍍鎳+電鍍銅
2鋅鎂合金鍍層鋼板鋼板+電鍍Zn+真空鍍鎂+高溫退火可提高耐蝕性2~3倍國外已有試驗機組
3濺射電鍍型二層撓性覆銅板2-FCL
4鋁輪轂--有機膜層+真空鍍鋁+有機保護層
*以上真空鍍是蒸發鍍離子鍍磁控濺射等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