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噴涂中的靜電理論與現象(三)
表面處理網
3.反電離化問題
3.1反電離化現象
這里所述的反向離子化在一些文章中也被稱作未‘靜電排斥’或‘微電池效應’或‘逆向離子化現象’這是一個在粉末靜電噴涂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靜電現象充分認識和深入了解這一現象的本質才有可能克服由此而帶來的問題
第2節敘述了粉粒沉積到接地工件表面的過程如果繼續在同一表面上噴涂帶電的粉末最終就會導致反電離化的現象
隨著粉粒在金屬工件表面的堆積粉末涂層內的電場強度便會增大實際上每一粒沉附到金屬工件表面上的粉末都會產生下列連貫的作用
增大涂層內的累積電荷量→同值增大金屬工件里的累積的鏡像電荷→增強了涂層內的電場強度
當這一電場強度增大到足以把夾在粉粒之間的空氣實施電離時便開始了這里稱之為反電離的過程此時存在于涂層內空氣中的游離電子在電場中加速運動撞擊并分裂分子同時產生大量電子和帶正電荷的離子由于極性相反的電荷相互吸引故帶負電的電子奔向相對電子為正的接地而帶正電的離子則力圖從涂層中逃出而奔向負極的噴槍這樣的激烈運動過程將直接導致似乎是從工件里面發出并穿越涂層的流光現象產生流光后如果通過專門的放大觀察裝置來進行觀察則可看到粉末涂層表面有許多光點如果反電離現象越強(當外電場很強)則光點越多和越亮
流光產生的過程實際上與在噴槍槍尖的電暈放電的離子化過程與實質都是相同的一個是槍尖周圍的電場強度足夠大時產生正向電離化過程而反電離過程則是由于涂層內的帶電粉粒堆積造成層內電場過強時而產生的這個過程可用圖6a)b)c)形象地表示出來
3.2反電離對涂裝品質和涂裝效率的影響
反電離現象對涂裝品質和涂裝效率直接帶來如下4個影響
①涂層表面產生桔皮或表現不平整等現象涂裝品質下降
②明顯降低上粉率限制涂層厚度的增加
③加劇法拉第效應
④給工件復噴帶來困難
反電離現象是造成涂層表面產生桔皮和表面不平整的另一個常見原因涂層內由反電離現象產生帶正電的離子當離開涂層后它們便會把流光軌跡附近的粉粒的電荷進行中和帶正電的離子沿著流光的軌跡活躍地作定向運動時也與空氣分子相接觸從而產生所謂的電風電風會撕裂那些從粉末涂層逸出的正離子所中和了的粉粒從而產生出微小的凹坑這些呈現星形狀的微坑可在未固化的粉膜表面見到如果在固化過程中粉末涂層流平得不好由反電離造成的微坑得不到填平時在固化了的粉末涂層表面便出現了光澤度低不平整的凹坑以及桔皮等后果
當帶正電的離子在尋求從粉末涂層逸離的出路時它們會受到那些不斷到達接地工件表面的帶負電的粉粒所吸引帶正電的離子與帶負電的粉粒相碰其結果是粉粒失去電荷從而也就失去了沉積在工件表面上的能力隨著反電離過程的繼續進行由于接地工件前面存在帶正電的離子越來越多撲向工件表面的粉粒的負電荷被中和的也越多故吸附力明顯下降(即粉粒紛紛跌落)顯著地限制了粉層的連續增厚的能力這就是說反電離現象開始后粉末的上粉率會急劇下降這說明反電離現象正是粉末靜電噴涂工藝中的所謂的自限制特性的驅動源
在第2節中曾分析到噴槍尖端在電暈放電時會使噴槍與工件間的空間里充滿著數以萬計的自由離子這些自由離子沿著電力線方向被吸引向接地工件只要工件表面尚未被電介質粉末層所覆蓋自由離子便會容易地抵達金屬表面和流向接地處但是如果金屬表面已經有一層粉末涂層這一涂層就會使金屬表面部分絕緣從而限制自由離子的電荷流入接地處的能力粉末涂層越厚自由離子的電荷越不易流入接地處當電荷越來越不易流入接地處時涂層上便積累越來越多的電荷導致的反電離化迅速發展明顯降低粉末上粉率惡化涂層表觀質量與均勻性
試驗研究表明電暈式噴槍反電離現象發展得非常迅速通常是約在噴涂1秒鐘之內就會在工件表面上出現反電離現象所以用電暈式噴槍進行粉末噴涂(一般厚度為50~80μm)時工件涂層表現質量是很難達到高要求的在后面所述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到摩擦帶電噴槍的反電離現象較電暈式噴槍要小得多在噴涂10~20S內才會發生反電離現象所以用電暈式噴槍很難實現厚涂層噴涂而且表觀質量也不能與摩擦噴槍相比較
在電暈式噴槍中為了要把反電離現象降到一定的限度至少必須考慮做如下幾件事
電暈放電的所施加的電壓要適當避免過于強烈的電場產生過多的自由離子和致使粉粒帶上過多的電量
粉末涂料的電阻率要合適
考慮采用吸收自由離子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