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池州排水管網項目看PPP如何三方共贏
水工業網 今年以來國家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作為改革的重要內容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也就是PPP模式開始在公共基礎設施領域廣泛推開實現了政府企業和百姓多方的共贏
最近在安徽池州老城中心地下排水管網正在施工從今年開始這樣的排水管網從投資建設到維護都是由一家外來的水務公司負責的而在過去市政管網的維護由于成本高收益小很少有企業愿意接手而政府來做同樣面臨著難題
如何打破僵局?去年底開始一種新的融資模式PPP開始廣泛推行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方式把市政等公共服務項目打包推向市場通過公開招標池州市政府與深圳水務集團共同組建了池州排水公司以政府特許社會資本經營的方式把主城區750公里排水管網和收益較高的污水處理廠一起打包交給這家新公司經營26年
根據合同未來20多年項目可以獲得13億元的工程投入而思路一變財政也不再捉襟見肘地方政府在轉讓固定資產的特許經營權后拿到了7億多元現金可以再投到其它民生項目中
項目是交給企業了但當地政府部門半年多來最大的感受不是松了一口氣反而是壓力更大了
為了有效監督企業運營政府制定了嚴格的考核管理辦法一個井蓋丟了企業必須在6個小時之內換好如果老百姓投訴監督的次數多了也會和考核掛鉤政府每個季度都對項目進行綜合考核再按考核結果來付費
截至目前財政部共推出30個PPP示范項目投資約1800億元;國家發改委推出1043個PPP項目總投資需要1.97萬億元覆蓋25個省區市而這些項目的陸續開工和投產將整體推進財稅金融投融資體制改革解決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項目實體產業部分資金循環不暢問題今后我國還要在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等領域廣泛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吸引各類資本參與為百姓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