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租界里橋銘牌長啥樣:松江道橋文化展示館里找答案
上海公路里程的零起點標志以及老上海租界中英文橋銘牌長相如何以前建路怎么人工打樁如何通過三塊木板目測道路是否水平在最新落成的松江道橋文化展示館中這些問題都能找到答案據悉這是本市首家區縣級的道橋文化展示館且收藏展示了許多市級藏品目前展示館已開始試運營
這家由區公路署打造的展示館位于辰塔路78號(近松匯西路)是利用原區通行費征稽所辦公大樓改造而成并邀請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師生團隊進行設計布展為整個場館注入了現代化元素除了藏品場館還采用了互動影像視頻多媒體游戲全透明電視機等技術和設備以增強市民的參觀體驗
步入正門首先見到的是以倉城和老松江風貌為主題的序廳木質的江南水鄉背景墻角處幾尾金魚正歡快地游動4塊展列于地上的方形物品立即將參觀者的視線吸引過去它們分別是1985年至2007年間置于人民廣場的上海公路里程零起點標示1927年建造的定海路橋中英文銘牌經歷滄桑的鐵質銘牌已銹跡斑斑1937年上海馬路兩邊的鑄鐵排水口獨特的設計能有效阻擋樹葉等雜物進入下水道小弄堂里用的石質窨井蓋也將市民帶回幼時的記憶序廳內還展示著幾件道路建設初期工人使用的器具包括人工調測的老式水準儀等其中需要3人同時操作的水平三角板讓人大嘆神奇3名工人各自拿一塊長方形的木板分別站在道路的三個點上用三點成一線的原理目測道路是否水平此外以前為道路打樁也要通過人力開鑿的形式由4名工人利用繩子舉起一個龐大的路基木夯共同發力下鑿
穿過序廳便可進入文化廳其中展示了從古至今的交通工具不同時期的路橋技術以及千年官街中山路的風雨歷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展館內還展示了從最原始的土路至最新的混凝土路面的9種道路材質發展史讓參觀者撥開道路的外衣探尋本質在該展廳參觀者還能看到19世紀80年代的煤炭路燈外白渡橋上采用的鉚釘等難得一見的物品
最后參觀者便能來到設計簡潔大方的現代廳通過一個巨大的多媒體沙盤能直觀地看到上海這片土地的形成演變和發展甚至能一窺精心描繪的華亭縣城圖嘉慶年間的松江府城圖等廳內還同時展示著松江城市化進程中多個重大建設工程的圖片等
展館負責人透露目前已有不少道路建設巨匠的后人與展館方取得聯系希望捐獻珍貴物品以豐富展館藏品據悉道橋文化展示館目前已開放預約申請正申請區級科普教育基地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