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維生素D水平與頭痛風險增加相關
越來越多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證據表明維生素D缺乏與頭痛之間具有相關性至少對于生活在寒冷地帶的男性是如此
低維生素D水平與頭痛風險增加相關
主要作者Jyrki K. Virtanen(東芬蘭大學)指出與血清25-羥基維生素D(25[OH]D)水平最高的人群相比維生素D水平最低者報告慢性頭痛的風險增加一倍而且除夏季(6月至9月)外患者在其他月份報告頭痛的頻率顯著更高
作者表示雖然既往研究曾觀察過維生素D與頭痛之間的關聯但那些結果都不確定因為很多研究納入的樣本量都較小因此他們對來自Kuopio 缺血性心臟?。↘IHD)風險因素研究的2601例中年男性進行觀察所有參與者基線年齡在42~60歲
基線時研究者對參與者既往12個月的頭痛狀態進行問卷調查頻繁頭痛定義為每日或每周發作一次存在于9.6%的參與者中此外基線時還需在清晨收集參與者空腹靜脈血液樣本并檢測25OHD水平
有趣的是所有研究人群的血清25OHD水平平均為43.4 nmol/L然而低于50-nmol/L一般就被認為是維生素D缺乏實際上67.9%的人群都低于50-nmol/L只有6.9%的這一水平≥75 nmol/L
基于血清25OHD水平所有參與者被分為4個亞組分別為<28.9 nmol/L(最低組n = 650)28.9~40.1 nmol/L(中間組n = 650)40.2~55.0 nmol/L(中間組n = 651)>55.0 nmol/L(最高組n = 650)
在調整了年齡和抽血日期等因素后分析發現報告有頻繁頭痛者的平均25OHD水平顯著低于無頻繁頭痛者(分別為38.3 vs 43.9 nmol/L; P < .001)
此外所有校正分析顯示最低水平組報告有頻繁頭痛發作的可能比最高水平者高113%(比值比, 2.13; 95% 置信區間, 1.42 - 3.18; P < .001)
在紫外線B(UVB)暴露較多的季節抽血的男性報告有頻繁頭痛發作的比率為7.2%而在其他月份抽血的男性的這一比率為10.4%(P = .02)
該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結果為自我報告無頭痛類型信息只有很少比例參與者有很高的25OHD水平以及橫斷面研究的固有本質
研究者指出雖然他們的研究表明維生素D缺乏與慢性頭痛風險之間存在關聯但仍需更大型的研究以評估長期使用維生素D補充劑能否帶來實質性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