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引領造紙行業走向綠色循環可持續之路
掙脫兩高一資藩籬APP引領造紙行業走向綠色循環之路
造紙工業作為我國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2010年總產值將近6000億元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相關產業以及地方經濟發展也具有帶動作用經過新中國成立后60余年的發展中國造紙工業在世界造紙業中已是舉足輕重的地位具備了由造紙大國向造紙強國轉變的基礎條件但不可忽視的是中國造紙業的蓬勃發展始終伴隨著環境問題上的誤解和爭議擺脫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能耗資源型的罵名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紙業成為中國造紙工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事實上傳統造紙產業之所以造成諸多環境問題主要存在兩方面原因一是紙漿結構不合理草漿葦漿等非木漿占比高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二是集中度偏低小紙廠偏多總體生產工藝落后前者曾一度為中國造紙業產業結構調整帶來了難度影響升級速度后者則缺乏規模效益單位產品治污成本高導致小企業治污設施不完善或完善設施不能堅持長期穩定運行等問題2009年在造紙協會統計的3494家企業當中小型企業達3084家真正規模企業不過410家規模以上企業的產量接近80%排污總量大概不到全行業的1/3而3084家小型企業雖然產量只有20%對污染的貢獻率卻達到2/3
現代造紙業與人們印象中的傳統造紙業已全然不同其規模化生產及以木漿為主的原料結構是能夠實現環境友好的在中國造紙業發展結束草木之爭確立林漿紙一體化發展道路的十余年來有一組數據很能說明問題
根據中國造紙協會歷年《中國造紙工業報告》披露數據可知2009年中國紙及紙板的生產量較2001年增長5440萬噸增長率為170%但同期作為造紙業最主要環境指標的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從203.3萬噸下降到109.7萬噸降幅達46%COD萬元產值排放強度從0.168萬噸/萬元降到0.025噸/萬元下降幅度高達85%由此可見在此期間新增的產能沒有為環境帶來更多負擔而這些增量約80%都來自優秀骨干企業
隨著國家重拳出擊淘汰落后產能政策之后市場空間轉向具有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的領先企業龍頭企業將更有實力去實現節能減排與技術升級的相互促進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原材料的消耗達到環境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李平處長在《造紙產業綠色發展的環境建設》曾提到現代造紙產業是典型的循環經濟產業具有顯著的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特點完全可以做到資源可再生生產可清潔廢物可回收污染可治理而國內的領先的大型紙漿造紙企業APP中國旗下金東紙業金華盛紙業寧波中華&亞漿和金海漿紙等正將這樣的產業建設構想付諸實踐證明現代造紙業不但不是兩高一資的污染大戶反而是可以實現社會環境經濟三大效益和諧發展的綠色行業
金東紙業一年一個億的環保收益
金東紙業堅持在內部開展清潔生產制程減廢資源再生利用的綠色造紙循環截至2010年金東紙業在環保上的投資已超過12.5億每年的環保收益則達到一億元人民幣|在廢水廢氣廢渣等方面的開源和節流是金東紙業的制勝法寶
開源造紙廢料再利用
將造紙廢料中的大理石廢渣投入自備電廠鍋爐脫硫后再利用不僅可以減少原材料石灰石的采購費用而且節省了廢渣的清理成本每年可以節約上千萬元同時大大減少了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實現了固體廢棄物在廠內生產過程中的小循環
節流廢水控制
金東的白水回收率為90%中水回用率為7%回收廢水主要用于廠區抑塵道路清洗綠化草皮花木及意楊林的灌溉等
除了取得客觀的經濟效益外金東紙業更是致力于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COD排放廢水排放全部達標且遠遠優于國家排放標準
金華盛紙業變廢為紙
金華盛紙業造紙廢水處理過程中每年產生污泥約45,000噸其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纖維按照配比混合進棉絮等纖維雜質再經高溫壓制烘干等步驟就能實現變廢為紙耗氧污泥用于造低檔紙物化污泥造高檔紙用泥漿紙生產的紙板就是目前市場上供不應求的包裝材料內襯僅用污泥再生紙替代采購木板包裝這一項公司每年就可以節約逾千萬元
寧波中華&亞漿以紙造紙
寧波中華紙業和寧波亞洲漿紙業是我國規模較大的利用廢紙為原料的再生性工業制造企業兩廠每年消化各類回收廢紙量達20余萬噸和40余萬噸實現了廢紙循環再利用據悉平均每回收1噸廢紙就能產生0.8噸好紙同時少砍伐17棵樹并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間同時可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每年光廢紙回用工序就相當于少砍了1,700萬棵樹木
金海漿紙高能源回收高物質循環堿回收系統
作為擁有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單一制漿生產線企業金海漿紙的環保投資超過27億元人民幣占總投資額的1/4金海漿紙一期總投資為105億元人民幣巨額的環保投入主要包括兩方面一為制漿藥液循環系統二為污水處理系統2008年金海漿紙投資3.6億元人民幣增設了二號堿回收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堿回收鍋爐設備在制漿過程中每產出一噸漿將會產生1.52.0TDS固形物固形物溶于黑液中是制漿造紙過程中最主要的污染源而堿回收系統是專門用于回收黑液并循環利用的系統它能將黑液濃縮后燃燒形成蒸汽發電一方面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增加能源回收目前整個系統回收總堿量達到97%回收的木質素燃燒產生的熱能達到全廠熱能的7080%大約可減少標煤耗量92萬噸/年苛化過程產生的白泥100%回石灰窯再利用過程中產生的綠泥回收制作水泥整個系統循環水量達到24,340m3
據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院長曹振雷博士介紹目前我們每噸產品紙的碳能源的消耗已經低于日本和美國的平均水平與歐洲的先進水平相接近這是中國經過10多年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
中國社科院工經所所長金碚認為只有當企業能夠提高效率找到新的競爭源泉能夠使得中國的產品繼續保持技術先進和價格優勢中國才能真正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型|對于造紙行業而言需要借助龍頭企業的力量由傳統資源型產業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實現林漿紙一體化循環經濟
事實上產業結構轉型不但是應環保的需求也因中國崛起的需要國家間制造業的競爭力比拼主要是以生產效率為基準的,雖然大量的低素質勞動者供應市場掩蓋了生產效率低這一弊端但中國是一個對外依存度很高的國家金融危機后中國勞動力成本大幅度上漲以低價為競爭力的中國制造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國制造業必須通過產業結構的轉型實現以技術和效率為主導的新的全球競爭力
全程精彩回顧 第二屆中國廣東國際印刷技術展覽會
樂凱華光杯2010年度印刷行業十大評選頒獎典禮7月12日登陸釣魚臺國賓館
更多精彩請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