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湯圓的由來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
在我國部分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一到冬至我國南方地區都會煮上湯圓正所謂吃了湯圓就會年長一歲這樣的說法到底是起源于什么時候呢?
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早起開始忙活和面剁餡調拌準備包餃子氣氛隆重不亞于過年那時候生活清苦餡料可沒有現在豐富清一色的白菜豆腐粉條見不著肉腥但吃得依然香甜直到現在有時還懷念白菜豆腐餡的餃子正如作家阿城所說的蛋白酶退化到了最初階段想吃小時候的東西",這是老了的標志更是思鄉的情緒
《黃帝內經》說的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補益氣血為人體提供后天水谷精微根據國內餃子餡調制方法的不同也出現了中原餃子南方餃子東北餃子等不同的派系根據不同的烹飪方法分成水餃蒸餃煎餃炸餃燴餃等不同的類型根據不同的產地分成中華餃子俄羅斯餃子日本餃子意大利餃子等體現的是紛繁復雜的物質是豐富多彩的文化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
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征
我國各地的風俗民情雖各有差別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圓時經常應孩子們的要求捏一些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們每到此時都很高興吃冬至圓以前在門窗桌柜床燈的后面都要分別粘一個冬至圓稱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冬至吃餃子雖流傳至今但已然少了從前那般轟轟烈烈工作繁忙也不必親自動手小區門口的飯店早已打出紅色的招牌亦或是手指動一動熱騰騰的餃子就被快遞小哥一路小跑送到方便迅速還耽誤不了享用只是冬至缺少了全家動手包餃子的熱鬧場面多少有些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