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絲綢和麻紡織消費市場看行業擴內需進程
《拼實惠》拼得越多實惠越多
環保無紡布袋宣傳袋手提袋定做 1元/個
定做無紡布環保購物袋 服裝袋鞋袋
無紡布環保購物袋宣傳袋廣告袋 可定制
采購助手010-61723967 康女士(手機端點擊號碼呼入)
QQ采購 1472931683
突破與隱憂
近日隨著絲綢麻紡織行業2015年經濟運行數據和2016年行業發展規劃的陸續公布擴內需這個話題又被頻繁提起對于絲綢麻紡織行業來說內需市場具有很大的潛力和開發機會在過去的近10年里絲綢麻紡織行業都在不遺余力地拉動內需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內需仍未被充分挖掘也是現實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兩個行業內需市場沒有拉起來?與幾位企業負責人交流中產品差異化不夠終端產品研發力度不足被普遍認為是造成內需拉動成果不顯著的主因
內需市場是飽和了還是有的可挖?
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文英看來麻紡織品在國內市場近兩年雖有起色但是相對而言還處在剛剛起步階段消費者對麻紡織品的認知程度還有待提高麻紡織品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我國內需市場容量相對于麻紡織品的產量來講空間巨大同時我國人口基數大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消費者對麻紡織品需求將會增長如果城市中產階層每人買一兩件麻紡織產品那么我國麻紡織產品就有可能供不應求麻紡織品市場以往一直以國外市場為主國內市場占有率比較低的狀況會發生改變
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董春興告訴記者我國麻紡織產品的內銷市場日益擴大2015年出口比重已降到74%內銷比重上升到26%比2014年提高6%左右通過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活動點燃了麻紡織企業開發終端產品擴大內需市場的激情許多專賣店工廠店和網絡店都新上了許多款式新穎設計潮流的含麻終端產品但國內市場空間尚未得到有力系統的開發國內麻紡織消費品市場仍需要挖掘
說到當前絲綢內需市場絲綢之路集團董事長凌蘭芳說近年來國內絲綢消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消費絕對量逐年上升占比逐年下降二是家紡品上升(蠶絲被絲綢床品絲綢家居服等)服裝服飾下降三是關于絲綢是個好東西的認識在上升絲綢擁有好品牌的感知在下降品牌和特色兩個方面的影響力弱小廠家品牌商不知道去哪兒賣消費者不知道去哪兒買
是差異化和品牌缺失拖了后腿?
現在絲綢麻紡織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更多是來自心理目前在國內絲綢麻紡織行業內鮮有幾個叫得響的品牌加之假冒偽劣絲綢產品頻頻曝光和對麻紡織產品質量的顧慮令消費者對絲綢麻紡織產品更加看不懂盡管知道絲綢麻制品是好東西但迫于心中無品牌標桿對絲綢質量缺乏信賴對麻制品缺乏了解進而難以激發購買欲望
在對幾位消費者采訪中記者發現消費者對絲綢有三個不滿意一是價格昂貴買一套絲綢睡衣的錢可以買4~5套純棉睡衣買一套純真絲豪華版家紡床品的錢可以買純棉床品6~7床套絲綢價格本世紀以來漲了3倍最高時漲了4倍二是品種單調絲綢服裝很少有外套大多是夏秋女裝和家居服家紡床品大多是奢華版的少有經濟版缺少全天候全季候的絲綢服裝三是打理麻煩在一些消費者看來絲綢是有錢和有時間人的消費品普通家庭即便有能力消費卻也嫌打理麻煩絲綢產品容易起皺褪色不易洗滌不便穿戴而消費者對麻紡織產品也有自己看法麻類產品雖然穿著涼爽但穿著易打皺較難打理同時購買渠道較窄缺少知名品牌
隨著收入的提高人們的消費意識也在發生改變絲綢消費群體有由高收入群體逐漸向中等收入群體擴展的機會以連衣裙為例湖州地區年收入8萬元~15萬元的女性偏好專柜消費購買單件連衣裙的支出約在500元~1200元這樣的價格也能購買到品質很不錯的蠶絲裙了同時絲綢紡織技術和設計水平不斷創新絲綢可塑性不斷擴大新產品層出不窮絲綢不再只受中老年人青睞也能讓追求時尚個性的年輕人喜愛但目前來看我國絲綢產品差異化明顯不夠有些絲綢企業在產品定位上在高端路線和平民路線之間徘徊或是人云亦云結果是栽了跟頭得不償失實際上差異化的產品策略是贏得市場的關鍵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品牌定位是企業差異化營銷策略的體現絲綢企業只要找準自己的品牌定位就行一位絲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凌蘭芳說品牌的專注度和誠信度不夠品牌的設計和創意不夠品牌的維護和服務不夠這3點是造成世界服裝服飾引領潮流的十大品牌都有我們的絲綢產品而我們的絲綢產品卻沒有國內消費者叫得響的品牌的主因如若不把絲綢提升到做品牌事業的高度只圍繞著創利掙錢這個軸心做恐怕很難令消費者信服
與絲綢品牌的境遇相似麻紡業也需要更多叫得響的品牌近年來盡管江西恩達新申亞麻湖南華升等幾家麻紡企業的品牌影響力逐年擴大但就麻紡織行業擴內需的需求而言仍然相差很遠朗潤天工(北京)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志剛說亞麻這種舶來品國人對它的了解與認識正逐漸增強因此內需市場潛力巨大隨著亞麻產業的轉移企業必須轉型即由生產型向運營型轉變運營的重心包括品牌運營產品設計市場營銷人才建設等
邁向中高端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只要每個工廠都按自己的創新思路去做不盲目跟風就有自己的活路不拿出差異化產品再好的市場也沒有飯吃湖南一家麻紡企業的張姓負責人深知他們的生存空間就在于把產品做精做細
趙志剛說亞麻行業也必須加快升級步伐即產品市場從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級針對眾多小型面料企業存在的現狀和高端市場對價格不敏感價格彈性小的特性麻紡織企業應該更加注重產品的創新獨特性設計感內需是未來我國亞麻行業存在與發展的根本動因近兩年我國亞麻業的發展已經驗證了這一點建立中國自己的亞麻品牌走品牌發展的路線由生產型向運營型轉變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這是我們亞麻業的必由之路和終極選擇
萬事利集團董事局主席屠紅燕說在對品牌的認識和理解方面國內絲綢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把產品做好’只是第一步力求把產品做到極致才能引領企業拾級而上我們絲綢行業以前有很多做絲綢服裝的沒有品牌僅僅把絲綢作為面料有一定局限性絲綢除了面料可以承載更多的東西屠紅燕認為在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的背景下著力終端消費市場通過品牌構建邁向中高端才能帶動初始環節的復興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