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對警車免疫”是一種怎樣的教訓?
北京航空旅游專修學院的兩名女生果果和陶陶在宿舍遭多名女同學毆打果果嘴角被撕裂身體多處受傷昨天大興區黃村鎮派出所已經對此事立案調查事發后打人的女生小飛被警方帶走接受調查她在微信朋友圈發布警車及警察照片并配有已經對警車免疫這次幾日游等調侃性文字
校園暴力事件屢禁不止每每看到這些未成年的孩子身上戾氣之重無不讓人覺得氣憤又可憐小小的年紀卻將暴力視為解決問題唯一的途徑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究竟會塑造出怎樣的人格而這次發生的女生被毆打事件毆打者更是叫囂著已經對警車免疫這次幾日游更是讓人不得不覺得害怕
根據相關的法律
對幾名毆打者的處罰也真的只能是幾日的教訓性懲罰因為涉事者屬于還不具有獨立人格的階段是不受相關刑罰約束的但是這樣的叫囂恰恰是保護了打人者反而傷害了被毆打者
針對這種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行為有許多評論文章進行過各自觀點的探討有支持將懲罰年紀下調的有支持追責未成年監護人責任的也有反思當下怎樣的社會現狀才造成了這種暴力人格存在的但是話已經說了很多遍了分析也分析了很多遍為何悲劇依舊會發生未成年人如此叫囂的已經對警車免疫究竟呈現出了一種怎樣的心態不能不反思的一個問題是為何那么多次的教訓卻沒有留下一點效果反而讓這名年輕的慣犯更加有恃無恐
其實就是相關的懲罰制度都沒有起到真正的效果每一次懲罰性的方式更多是象征性的而教育或許也就是那么幾句就事論事來說校園欺凌事件一直都有逐漸走高的背后必然是教育缺位和懲罰措施疲軟共同導致的針對屢教不改的問題少年我們還是太過仁慈了
捫心自問一下每次看到這樣的事情反思之后我們又能做到一些什么來防止下次悲劇的發生未成年人之間屢屢發生欺凌事件就是一種價值觀傳輸出現偏差的體現但是針對那些慣犯而言我們總用那些不痛不癢的懲罰來進行教育究竟是我們想的太天真還是我們真的束手無策了
并非每一次發生了悲劇再去反思對策我們應該早就制定好相關的對策了并非不給那些犯錯的未成年人機會但對那些慣犯沒有真正的懲罰又怎么會有改變呢對那些仗著自己是未成年人的慣犯過度包容就是在縱容犯罪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