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盤的理論是如何發展?
在IPC-SM-782標準內每個元件與相應的焊盤結構組織在四個頁面中
結構如下
理論1
第一頁包括有關元件的通用信息包括可應用文件基本結構端子或引腳數量標記載體封裝格式工藝考慮和焊接阻力
理論2
第二頁包括設計焊盤結構所必須的元件尺寸對于其它元件信息參考EIA-PDP-100和95 出版物
理論3
第三頁包括相應焊盤結構的細節與尺寸為了產生最適合的焊接點條件在這頁上描述的焊盤結構是基于最大材料情況MMC, maximum material condition使用最小材料情況LMC, least material condition時尺寸可能影響焊接點的形成
理論4
第四頁包括元件與焊盤結構的公差分析它也提供對于焊接點的形成應該期望得到什么的詳細內容焊點強度受錫量的影響在決定不使用基于MMC尺寸的焊盤結構之前應該進行公差分析和焊接點評估
內容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