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鋁的歷史
氮化鋁于1877年首次合成至1980年代因氮化鋁是一種陶瓷絕緣體聚晶體物料為 70-210 W?m?1?K?1而單晶體更可高達 275 W?m?1?K?1 使氮化鋁有較高的傳熱能力至使氮化鋁被大量應用于微電子學與氧化鈹不同的是氮化鋁無毒氮化鋁用金屬處理能取代礬土及氧化鈹用于大量電子儀器氮化鋁51, 51, 51; text-indent: 2em;">可通過氧化鋁和碳的還原作用或直接氮化金屬鋁來制備氮化鋁是一種以共價鍵相連的物質它有六角晶體結構與硫化鋅纖維鋅礦同形此結構的空間組為P63mc要以熱壓及焊接式才可制造出工業級的物料物質在惰性的高溫環境中非常穩定在空氣中溫度高于700℃時物質表面會發生氧化作用在室溫下物質表面仍能探測到5-10納米厚的氧化物薄膜直至1370℃氧化物薄膜仍可保護物質但當溫度高于1370℃時便會發生大量氧化作用直至980℃氮化鋁在氫氣及二氧化碳中仍相當穩定礦物酸通過侵襲粒狀物質的界限使它慢慢溶解而強堿則通過侵襲粒狀氮化鋁使它溶解物質在水中會慢慢水解氮化鋁可以抵抗大部分融解的鹽的侵襲包括氯化物及冰晶石〔即六氟鋁酸鈉〕
內容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