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纖維素的發展過程
1832年由法國人H.布拉孔諾用濃硝酸與木材或棉花相作用而制得1846年C.F.舍恩拜因使用硝-硫混酸制出了硝酸纖維素并對其性能進行了研究發現它的威力比黑火藥大2~3倍可以用于軍事當時只用作炸藥由于它燃燒太快安定性問題又未解決爆炸事故頻繁硝化棉的外觀與棉花相似保持有明顯的纖維結構后來采用造紙工業用的細斷機將其切碎經干燥后即得白色粉末狀的硝化棉當時仍只能作為爆破用藥
賽璐珞的來歷
1869年J.W.海厄特用一定聚合度的硝酸纖維素加入樟腦和酒精制成了賽璐珞
炸膠的故事
1873年諾貝爾在一次實驗時割破了手他隨手拿起含氮量比較低的硝酸纖維素敷住了傷口一個大膽的念頭冒出用硝化甘油與之混合他立刻動手把一份火棉溶于九份硝化甘油中通過這次實驗他得到了一種爆炸力很強的膠狀物炸膠
火藥原料的由來
1884年法國化學家P.維埃耶用醇-醚溶劑處理硝酸纖維素并碾壓成型,制得能緩慢燃燒的單基火藥(見發射藥)從此硝酸纖維素即成為生產各種火藥的主要原料得到大量的生產和應用未經溶劑塑化成型的硝酸纖維素是屬于猛炸藥的范疇不能作為火藥應用因此它是具有猛炸藥的爆炸變化特征的但由于原料來源和經濟上的原因等幾乎不用硝酸纖維素作為爆炸用藥而主要用于制造火藥
玻璃纖維的由來
法國化學家別涅迪克做實驗時有個燒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時找不到答案就將燒瓶上標簽注明問題保存起來一天他偶然看到報道說有兩輛客車相撞司機和乘客都被擋風玻璃碎片劃傷他立刻聯想到那個燒瓶經過化驗發現燒瓶曾盛過硝酸纖維素溶液這種溶液蒸發后留下一層無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護作用由此發明了玻璃纖維
內容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