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垢劑有什么作用機理
從作用機理上來講阻垢劑的作用螯合增溶作用凝聚與分散作用靜電斥力作用晶體畸變作用四部分[1]且在實驗室評定試驗中分散作用是鰲合作用的補救措施晶格畸變作用是分散作用的補救措施
螯合作用
由中心離子和某些合乎一定條件的同一多齒配位體的兩個或兩個以上配位原子鍵合而成的具有環狀結構的配合物的過程稱為螯合作用鰲合作用的結果是使得成垢陽離子如ca2+Mg2+等與螯合劑作用生成穩定的螯合物從而阻止其與成垢陰離子如 CO3 2-SO42-PO43-和SiO32- 等的接觸使得成垢的幾率大大下降[1]螯合作用是按化學計量進行的如1個EDTA分子鰲合1個二價金屬離子
螯合劑的鰲合能力可用鈣螯合值來表示通常商品水處理劑的螯合能力以下各藥劑活性組分質量分數均為50%螯合能力以CaCO3計:氨基三亞甲基膦酸ATMP300 mg/g;二乙烯三氨五亞甲基膦酸DTPMP450 mg/g;乙二胺四乙酸EDTA15om歲g;羥基亞乙基二膦酸HEDP45om擴g折合算來1 mg螯合劑只能螯合不足0.5 mgCaCO3垢若需將總硬為smm0FL的鈣鎂離子穩定在循環水系統中所需的螯合劑為l000m/L這種投加量在經濟上是無法承受的由此可見阻垢劑螯合作用的貢獻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但在中低硬度水中起重要作用的仍是阻垢劑的螯合作用
分散作用
分散作用的結果是阻止成垢粒子間的相互接觸和凝聚從而可阻止垢的生長[1]成垢粒子可以是鈣鎂離子也可以是由千百個CaCO3和MgCO3分子組成的成垢顆粒還可以是塵埃泥沙或其他水不溶物分散劑是具有一定相對分子質量或聚合度的聚合物分散性能的高低與相對分子質量或聚合度的大小密切相關聚合度過低則被吸附分散的粒子數少分散效率低;聚合度過高則被吸附分散的粒子數過多水體變渾濁甚至形成絮體此時的作用與絮凝劑相近與螯合作用相比分散作用是高效的實驗表明1 mg分散劑可使10一100 mg的成垢粒子穩定存在于循環水中在中高硬度水中阻垢劑的分散功能起主要作用
晶格畸變作用
當系統的硬度堿度較高所投入的鰲合劑分散劑不足以完全阻止它們析出的時候它們就不可避免地析出如果沒有分散劑的存在垢的生長將服從晶體生長的一般規律[1]所形成的垢堅固地附著在熱交換器表面上如果有足量的分散劑的存在由于成垢粒子由成百上千個CaCO3分子組成被分散劑吸附包圍阻止了成垢粒子在其規則的晶格點陣上排列從而使所生成的污垢松軟易被水流的沖刷而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