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壓力機的歷史
螺旋壓力機起源于公元15世紀的德國有個叫約翰唐地貝格的人發明了一種活字印刷機涂上油墨的活字板通過螺旋裝置被壓摁在紙上這種機器被當作榨葡萄和橄欖油的木制螺栓壓榨機來使用可以說是所有壓力機械的起源它采用的是逐步花時間壓縮的施加靜壓方式
螺旋壓力機的歷史
在歐洲的博物館中同樣陳列有通過靜壓進行熱鍛造的螺旋壓力機據推測是在中世紀用于制造城市及教會的鋼制門窗及五金部件的
后來的鍛造用螺旋壓力機發展到可在外螺栓軸上端安裝轉輪采用飛輪方式蓄積能量進行驅動
最初是人力操作旋轉飛輪后來因為這樣效率低人工工作強度大人們在機械上部安裝了2片可以持續運轉的摩擦盤成功地通過連桿將牛皮纏繞在飛輪上使其相互接觸運轉產生動力這便是摩擦螺旋壓力機采用的是摩擦驅動方式
摩擦螺旋壓力機在早期是操作工人用手動方向盤操縱連桿控制的滑塊上下移動和加壓力的強弱程度完全依賴于操作工人的熟練程度
后來連桿方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通過油壓或空壓氣缸與繼電器控制的按鍵開關和腳踏板來操作的方式
再后來采用了通過編碼裝置直接感知滑動速度來進行加壓能量控制的方式
此外驅動方式不僅限于摩擦離合器方式人們還開發了油壓馬達驅動電動馬達直接驅動開關磁阻電機驅動永磁同步伺服電機驅動等多種方式 其中用采用伺服電機驅動的數控壓力機在替代摩擦壓力機和進行摩擦壓力機改造方面都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內容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