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機的歷史介紹十一
從1953年成功開發出彩色錄像機開始磁帶錄音機進入戰國時代也進入一般美國家庭中盤式錄音機效果雖好要讓一個老爺爺把磁帶東繞西拐的穿過許多滾輪正確安裝完畢只怕不太容易后來克里夫蘭一位發明家George Eash就把一個五寸的盤帶裝到塑料盒中再加上一些壓輪與導桿使它很容易就能使用即使在顛簸的汽車中也能不受影響Eash這項發明就是我們所說的「匣式錄音帶」
Eash最初遭遇的困難是時間太短只有三十分鐘后來經過不斷改良才能錄下一個小時的音樂
1963年Earl Muntz進一步改良Eash的設計大量用于汽車輪船之上此外Muntz在匣式錄音機中使用了四聲軌的錄音頭原本是要延長播放時間后來卻意外的成為四聲道音響的優良儲存設備一直到七○年代末期稱為Fidelipac的匣式放音機還有許多擁護者形成一種特殊的音樂文化
內容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