骰子的應用領域
骰子應用十分廣泛社會上流行有各種定位骰子黃金骰子感應骰子遙控骰子5秒骰子等
骰子
一種游戲用具或賭具用骨頭木頭等材質制成的立體小方塊六面分刻著一二三四五六點有的地方稱骰子為色子
骰子有兩種顏色的點數即一點和四點為紅色而其余的都是黑色其顏色的變化與唐明皇有關
也用以占卜行酒令或作游戲多以獸骨制成為小正方塊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點一四涂以紅色馀涂黑色擲之視所見點數或顏色為勝負故又稱投子色子相傳為三國魏 曹植 創制唐 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之一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新五代史梁廣王朱全昱傳》 太祖 宴居宮中與王飲博 全昱 酒酣取骰子擊盆而迸之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羣蠻聚博其上骰子亦以骨為之長寸馀而匾狀若牌子折竹為籌以記勝負 巴金《家》十六在明亮的燈光下也有許多人圍著一張桌子吆喝地擲骰子參閱 清 顧張思《土風錄》卷一
骰子
由于骰子的點數可有許多種不同的組合方式而擲骰時人們又無法預測所定的點數因此骰子從產生之日起便與賭博結下了不解之緣中國古代的絕大多數博戲活動都要通過擲骰來進行有些博戲是直接用擲骰的方式來決出勝負也有一些博戲則是要通過擲骰與行棋打牌的結合才能決出勝負前一種方式比較適合于文化層次較低賭博意圖較強的人玩樂而后一種方式則比較適合于文化層次較高比較注重精神享受的人玩樂但是盡管具體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這些游戲活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懸于投漢代班固在《弈旨》一文中云"博懸于投不專在行"也就是說它們都是要通過擲骰子這種帶有很大偶然性的方式來進行游戲 這
骰子外觀圖集21張
種"懸于投"的特點也成為中國古代的"博"與"弈"之間一個重要的分界線
樗蒲和雙陸
樗蒲(chū pú)雙陸等戲也要經過擲骰子來決定行棋程序樗蒲所用的骰子共有五枚有黑有白稱為五木它們可以組成六種不同的排列組合也就是六種彩其中全黑的稱為盧是最高彩四黑一白的稱為"雉"次于盧其余四種稱為梟或犢為雜彩擲到貴彩的可以連擲或打馬或過關雜彩則不能雙陸中的骰子為二枚棋子稱為馬行馬時可以根據兩枚骰子的不同點數分別行兩馬也可按兩枚骰子點數之和獨行一馬如擲得三和五合為八點可一馬走三步一馬走五步也可一馬走八步有的雙陸還規定"歸梁"后要將馬出盡兩枚骰子之和在六點以上者出二馬不足六點者不得出馬
骰子
五木投瓊和彩戰等
也有一些是不通過行棋而直接依靠擲骰子來分出勝負的博戲方式這類博戲由于全憑骰子之彩的偶然性來決定勝負不需要認真思考因此其賭博性更強也更受喜歡物質刺激之人的歡迎如流行于東晉時的五木流行于唐代時期的"投瓊""彩戰"等形式就是如此 "五木"本是樗蒲行棋時的一種擲骰活動但后來"五木"逐漸從樗蒲中游離出來變成為一種獨立的游戲玩五木時不需要進行復雜的行棋只要擲出骰子便可決定勝負因此此法一出便立即盛行于世當時的許多士族庶族和普通百姓都喜歡用這種方式來進行博戲
唐代投瓊彩戰之戲的形式與五木十分相仿隨著雙陸的盛行雙陸中的骰子在唐朝時也開始從雙陸中游離出來由于它的排列組合比五木復雜有趣得多因此它很快就取代了五木成為唐后一千余年中最為流行的博戲方式
如四枚"四"稱為"滿園春"為最高彩四枚幺稱為滿盤星四枚六稱為混江龍四枚三稱為雁行兒等等到了清代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擴大擲骰博戲在中國的各個城鎮中大量普及起來其名目和形式也極其繁多如趕老羊擲挖窖搖攤壓寶等等這些博戲都是利用骰子來開展活動它們大都具有十分深厚的賭博性質其輸贏結果會使人或大發橫財或傾家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