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用谷物來釀酒造糖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是飴糖是一種以米(淀粉)和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
遠在西周時就已有飴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來的糖自西周創制以來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記述最為詳盡書中對飴糖制作的方法步驟要點等都作了敘述為后人長期沿用
我國用甘蔗制糖的歷史也很久甘蔗產于南方從戰國至漢末已種甘蔗并喝其漿汁漢朝人們已經能用蔗漿熬制的糖膏塑成各種動物的形狀雖產品仍較低級但較之戰國時代人們食用蔗漿已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從東漢到唐初我國的蔗糖質量并不好于是唐太宗派人赴印度摩揭陀國學習制糖技術引進新的制糖法從此我國的蔗糖生產才進入一個新階段
據《唐會要》記載白糖生產是從唐代開始的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有手工制糖的詳細記載這種手工制糖的方法一直沿用到新中國建立前清末我國東北地區開始用甜菜制糖
內容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